近日,記者從高坪區林業局獲悉,今年以來,為穩步推進造林綠化工程,著力提升產業發展進程,大力推廣“高坪模式”流程,高坪區采取“抓點、擴面、增量、連片”的方針,舉全區之力,力爭進一步拓展全區林業產業示范帶和先行區,打造一批集規模、特色、效益為一體的助農增收產業帶和示范園。
實施荒山再造工程
2015年,高坪區在注重抓好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投資300多萬元重點對佛門、鄢家、萬家、會龍、青居、闕家等8個林業重點鄉鎮,江陵、龍門、溪頭等3個嘉陵江沿江重鎮所涉范圍內的0.8萬多畝荒山荒坡及退耕補植地進行了全覆蓋綠化,新栽楊樹、香椿、竹柳、香樟等速生樹種60萬株,新栽核桃、花椒等經果林木18萬株。按目前速生樹種5年成材、經果林3—5年掛果的生長慣例估算,木材每畝年產可達6000元以上,經果林每畝年產可達4000元以上,僅此一項就可幫助林農人均年增收800元。
鞏固低效林改造工程
高坪區對勝觀、斑竹、鄢家等山區鄉鎮境內的4.5萬畝楠竹進行了全覆蓋無縫間伐、更替、施肥等撫育改造,同時將省道318沿線的隆興、長樂、南江等鄉鎮3500畝低效柏木全部換栽成綿核1號優質核桃和九葉青花椒。據初步估算,短短幾年時間后,撫育后的楠竹米徑可達6-8cm,單株重量可達到10公斤以上,每株價值將達到20元以上。現如今,斑竹、勝觀等鄉鎮已形成較為成熟的楠竹利用渠道,他們通過編制竹工藝品、竹產加工和變賣竹材,林農結束了多年來低效竹林0產出的歷史,撫育后的竹林已經演變成為山區林農致富增收的一大法寶。
提升林下種養精品工程
今年以來,高坪區將林下種養的重心進一步向近郊鄉鎮轉移,重點利用區內已經建成的各大林業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截至7月底,我們在佛門鄉大佛巖村1000畝香椿基地內建起了雞、鴨、鵝等生態家禽養殖區,通過招引業主在闕家鎮聯盟村1000畝紅豆杉基地內建起了梅花鹿、西門塔爾牛等稀有動物放養區,通過專合組織運作在鄢家鄉四方坡村1500畝香椿基地內建起了百萬菊花示范區。按目前每畝放養家禽150只、飼養稀有動物10頭進行估算,每年的家禽畝產值可達4.8萬元以上,每年產生的鹿茸、牛肉等林副產品畝產值可達20萬元以上,項目區僅此一項就可幫助林農增收1500元。
推薦閱讀:
南寧積極發展多種形式林下循環經濟助農增收
石城林下經濟助貧困戶增收
“雙聯系”拓寬群眾致富渠道
郎溪縣姚村鄉發展林下經濟 村民林下養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