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這只土雞多少錢?”“雞大小差不多,每只的售價都是100元。”“那我買兩只。”這是8月9日,在148團西營農貿市場,12連職工金三超銷售土雞的一個場景。
金三超高興地告訴筆者:“今年在2畝蘋果園里散養了400多只土雞,沒想到成效這么好,林下養殖純收入達到了1.5萬元。明年我還要擴大養雞數量。”
據介紹,今年,一四八團緊緊圍繞職均增收1萬元目標,按照“宜牧則牧、宜園則園、宜商則商”原則,加強規劃,加大資金、技術和政策的扶持力度,以項目為帶動,以產業為紐帶,以畜牧養殖、林果園藝帶動職工發展林下種養殖經濟促增收。今年開春以來,該團充分利用原連隊居住區改建、新建大棚200多座,栽種蘋果、油桃、蟠桃等果樹1000畝,并根據連隊實際,在果園內套種各類瓜果蔬菜、飼草及發展林下特色養殖業,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實現立體式增收。
3連職工張登玉、馮改鳳夫妻倆是勤快人,包種10畝地葡萄從沒閑過,充分利用葡萄地資源搞增收。6月份投資購回2500多只雞苗,成活率高,散養在葡萄園里,雞在園內吃蟲子和底部葡萄葉,既減少了葡萄的蟲害,又增加了葡萄通風透光性。綠色無污染養殖的雞,被商販看好,利潤空間大。
“我今年在5畝葡萄園里養了1200只土雞,以每公斤12元批發出手。僅幾天時間就被掄購一空,一下就掙1.2萬元。真是讓我太高興了”。這是張登玉給記者說的一段話。2連職工在承包的農田防護林里,通過種打瓜和油葵,預計實現增收3.5萬元,再加上團里對林木每畝的300元補貼款,他種植的15畝防護林凈收入預計可以達4萬元。
據了解,今年 ,該團有1000多名職工通過發展林下經濟,總計增收達到了2000多萬元。
推薦閱讀:
立體林業成為伊寧縣多浪農場農民增收驅動器
甘肅玉門:種上花卉奔小康
讓“青山秀水”間長滿農民“搖錢樹”
萬載為生態移民開拓林下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