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和寮鎮因地制宜,近年來大力扶持和引導農民發展“林下經濟”,不僅促進了該鎮種養業的壯大,更是富了千千萬萬的農民。
林下養羊年賺10萬
記者日前走進廉江市和寮鎮心下村,一路都是饅頭似的小山丘,山上林木蔥蔥,林子里是一排排羊舍雞屋,別開生面。
到心下村時已夕陽下山,村民吳志瑾趕著200多只羊進入設在山腰的羊舍后,他吸上一口水煙筒說,每天都一樣,自己或家人早上趕羊上山,晚上就驅羊下山,簡單重復,但收入頗豐。
與心下村一樣,該鎮除了小垌田就是小山頭,吳志瑾自家有幾個小山頭種林,前幾年在林地養雞,賺了一點錢。2010年購回20只本地母羊在山上放養,如今已發展到200多只。一只羊仔養8個月就能長到五六十斤,二三十元一斤出欄能賺千多元。母羊能產仔更貴,放養1個月后以2000多元一只出售。
這幾年,吳志瑾每年賣羊五六十只,一年賺10萬多元,家業興旺了,建洋樓買小車。他很有心得地對記者說,林下牧養牛羊等禽畜最好,因為林下雜草灌木多,是天然的食料,牛羊長得快,發病少,既天然又優質,賣價高。同時,牛羊為林木除掉過多雜草,又排便肥地,林木長得快,能賺一筆錢。這種立體生態農業大家都叫“林下經濟”,目前在山區時興得很呢。
家家發展“林下經濟”
走向該鎮欖牌村,進村路兩邊山上,也是一排排雞羊舍,雞鳴羊叫,村中青山環繞。村支書黃子章說,很多村民都是山上種林,林下飼養雞、羊、牛、豬,以前光禿禿的山頭變綠了,在家中圈養的雞羊開始“走”上山頭,并大面積放養,這樣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搞活了經濟,真正生態富農。
和寮是邊遠的山區鎮,人們稱之為“地無三尺平”,一眼望去都是高低不平的小山。村民靠山吃山,逐步走出一條種養一體的“林下經濟”。近幾年,鎮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扶持和引導農民發展“林下經濟”,如今和寮鎮的羊、雞、豬等生態牧養的優質畜禽大量供應市場,獲得了市場認可。
目前,和寮鎮“林下經濟”已形成規模,據不完全統計,該鎮有幾千農戶發展起這種農林牧一體經濟,不僅促進了該鎮種養業的壯大,更是富了一方農民。
推薦閱讀:
林業產業 農民致富增收新引擎
石城縣林下經濟助貧困戶增收
酉陽:三大特色效益林業綻放脫貧之花
山西省偏關縣致力建設生態文明 造林實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