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陜西省大力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等林下經濟,培育特色產業促進林農增收。
在安康市嵐皋縣佐龍鎮花壩村,林農唐國金近日正忙著為自家種植的魔芋拔草。對他來說,這片魔芋田可是藏在林下的“聚寶盆”。
安康市嵐皋縣佐龍鎮花壩村村民唐國金:我們這地方你搞其它項目又搞不成,就考慮在林下,退耕還林的地(里)做點文章。去年就流轉了50畝(林地),(魔芋)就目前的長勢來說是成功的,去年是8到9萬元的純收入。
林下種植,讓唐國金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林下養殖,也成為當地一些林農的新選擇。在嵐皋縣滔河鎮同心村,林農田世聰依托林地發展養蜂產業,現在有100多箱蜜蜂,一年產蜜八九百斤,已成為養蜂專業戶。
安康市嵐皋縣滔河鎮同心村村民田世聰:(蜜蜂)一年產兩次蜜,4月份有一次,8月份有一次,基本上蜂蜜還沒出來的時候,訂購電話就提前預訂了。
地處大巴山深處的嵐皋縣,森林覆蓋率接近80%,在保護青山綠水的同時又要促進百姓增收,嵐皋縣積極探索發展林下經濟,通過企業引領和基地支撐,帶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和森林旅游等產業的發展。目前,全縣魔芋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0萬多畝,成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
嵐皋縣委書記周康成:預計今年,我們林下經濟對我們全縣經濟總量的貢獻可以達到40%,農民人均可以增收500元,我們山林在這塊已經探索出了立體的開發模式,我們要選一些地產的、附加值比較高(的產業),來作為我們后面發展的重點來安排。
據了解,陜西省林地面積有1.84億畝,占全省國土面積的59.69%,豐富的森林資源為發展林下經濟提供了優質的自然條件。近年來,陜西省把支持發展林下經濟作為保護生態、助農增收的一項主要措施,通過林權制度改革、強化資金扶持等措施。
在陜南秦巴山區重點發展森林生態旅游、野生動植物養殖、綠色食品、中藥材等林下經濟;在關中平原重點發展精品高效果業、干雜果、休閑觀光等;陜北黃土高原重點發展干雜果和中藥材等各具特色的林下經濟。據省林業廳統計,全省林下經濟年總產值已達155億多元,從業人員226萬多人。日前,嵐皋縣、太白縣、佛坪縣、略陽縣、山陽縣、洛南縣六個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
推薦閱讀:
云南水富縣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助農增收
湖北:孝昌苗木產業風生水起
綽源發展林下經濟促增收
黑龍江:十八站林業局大力發展沙棘產業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