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南寧:八桂多樹多福 鄉村增綠增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9-30  

      在象州縣水晶鄉民一村,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建有花圃,鮮花散發出陣陣芳香,引來愛美的蝴蝶和勤勞的蜜蜂。村內村外,枇杷、板栗、龍眼、竹林、洋紫荊各展風姿;村道兩旁,四季桂、小葉榕吐著新芽。

      民一村濃濃綠意折射出“美麗廣西·生態鄉村”村屯綠化專項活動的新成果。

      積極謀劃 迅速行動

      林業部門作為“村屯綠化”專項活動的牽頭單位,今年以來突出抓好前期調研、規劃編制、作業設計、用地落實、苗木供應、資金保障等重點工作,強化每月督查通報工作機制,確保活動快速、有序推進。

      各級林業部門由主要領導牽頭,成立“村屯綠化”工作機構,領導分片包干,做好苗木保障。全區共抽調2155名干部組成工作隊,進村入戶指導,舉辦各類培訓班152期,培訓2.833萬人次。

      象州縣為搶抓季節,在上級專項資金沒下撥到位前,就預先安排500萬元用于村屯綠化。早在去年11月,象州縣各工作組就下鄉調查摸底,選擇群眾積極性高、周邊自然生態較好、人文氣息濃厚、具有獨特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景觀的村屯作為試點。今年1月完成苗木招標,4月底完成62個自治區級示范村屯和300個一般村屯的綠化,均100%完成年度任務;苗木到位11.312萬株,其中綠化喬木2.591萬株,水果小苗及花卉8.721萬株。

      崇左市創新實施美麗生態“三大通道、九大走廊”典范工程,在“三大通道”可視范圍、“九大走廊”旁5公里內的村屯實施“提綠、增彩、凈水、添美、富民、靚村”工程。市里建立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實驗中心苗圃、崇左市林科所苗圃、東門林場苗圃以及7個縣(市、區)珍貴樹種苗圃,確保造林種苗充足。

      示范帶動 精品迭出

      柳州市選擇60個村屯打造綠化示范精品。欽州市靈山縣選擇36個村打造綠化精品村。南寧市橫縣建設9個綜合示范村、20個新農村,財政分別扶持100萬元和20萬元,群眾自籌配套30萬元和20萬元。賀州市由財政配套1000萬元,在25個群眾積極性高、富有地域特色的村屯打造綠化精品。

      玉林市著力抓“片”,整合林業、農業、環保、旅游等部門力量,在玉東新區茂林鎮打造52平方公里的“五彩田園”村屯建設示范片。

      桂林市則著力抓“帶”,2015年重中之重是打造“漓江東岸百里生態示范帶”;其中陽朔縣圍繞“一圈兩區三帶”“兩核一帶”及“漓江東岸百里生態示范帶”,集中打造漓江東線31個示范村;資源縣重點綠化“一路兩區三江(河)66村屯”;永??h重點綠化“兩區三線一江一路一帶百村屯”;灌陽縣著力建設“百里灌江”生態示范帶。

      增綠增收 村富民樂

      各地村屯綠化工作隊動員群眾通過騰挪、置換或調整等方式,科學整合綠化用地,建立市場化增綠機制,探索分包管理模式,使村屯綠化美化、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有機結合。

      鐘山縣將產業富民與生態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同步推進,村容村貌發生可喜變化。在紅花鎮俄柳村螺寨,村民鐘為向介紹,他家100多畝金銀花,采取“政府+村委+公司”合作模式,管護得好每年可以給村集體帶來20多萬純收入。該鎮先后建設紅花江生態園、肉牛生態養殖示范基地,引進種植金銀花等特色項目,通過綠色產業發展,擴寬農民增收渠道。

      村屯綠化讓很多“土氣”農村很快變成秀美家園,沉寂鄉土一下子變成熱鬧去處,城市人絡繹而來,享受青山綠水、田園風光,“財神爺”不期而至來到農民家門口。

      天等縣天等鎮引進資金項目,以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掛點幫扶實施的18個鄉村建設(扶貧)項目為支撐點,推進村屯綠化,帶動生態旅游等產業發展。如今,百靈村上屯已經引進廣西東森投資公司,以村屯綠化為載體,打造休閑、旅游、餐飲一條龍服務模式的農家樂山莊。

      推薦閱讀:

      東蘭生態林業拓寬農民致富路

      遂昌各地村民競相種植“搖錢樹”

      浙江景寧縣:花卉基地游客多 深垟村民致富快

      寧波北侖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助農民銷售億元花木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