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泥河村村民姚長江在察看苗木長勢
“房前屋后不種菜,修樹剪子磨得快,遮陰網布遍地蓋,村民打工不對外。”在九臺區波泥河鎮波泥河村,流傳著這樣一段順口溜。這段“波泥河四大怪”講的是農民通過栽植苗木花卉,給村里帶來了新變化。
“目前看這茬樹苗長得不錯。”秋日的波泥河村,燦爛的陽光灑滿田野,五彩斑斕的苗木將這個小村裝點得更加美麗。一片苗木地里,村民姚長江正在察看苗木長勢。
老姚家里種了兩公頃苗木,在2010年加入了村里的苗木花卉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入合作社以后,姚長江得到了不少實惠,“首先是銷售不愁了,合作社都幫咱們找好了訂單。春天栽苗的時候,合作社也會對我們進行指導,農資采購和新品種引進這塊,也都積極幫助我們。”
波泥河村有“中國北方苗木之鄉第一村”的美譽。“我們村的主導產業就是苗木花卉。”波泥河村黨總支書記葉立東介紹說,全村家家有苗木,戶戶有花卉。為了讓這項產業規范發展,2008年,村里成立了興波苗木花卉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已有188戶村民加入合作社。
在苗木生產中,合作社發揮了巨大作用。“合作社不僅會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還負責引進新品種、尋找銷售渠道。”葉立東說,合作社將資源整合了起來,變一家一戶的單獨經營為“組團出擊”,在市場上站穩了腳,打響了“波泥河苗木”的名氣,苗木花卉銷售到了黑龍江、遼寧、河北、天津、北京等外省市。
現在,波泥河村的苗木花卉已經涵蓋了喬木、灌木、花卉等40個品種,全村種植的苗木花卉總面積已超過200公頃。2014年,全村苗木花卉特色產業產值1520萬元。靠著種植苗木,波泥河人走上了富裕路,家家都蓋起了新房,添置了新家具、新電器,日子越過越紅火。
推薦閱讀:
天水秦安發展林下經濟 農民享受“生態紅利”
東蘭生態林業拓寬農民致富路
湘西州五措并舉促進林下經濟快速發展
天津市靜海縣林下經濟致富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