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北京市首建重要農業遺產保護區 規模縮減將被摘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04  

        對于很多市民來說,自然遺產、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是耳熟能詳,但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恐怕知道的還不多。日前,農業部發布第三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北京京西稻稻作文化系統、平谷四座樓麻核桃生產系統名列其中,這也是本市首次入選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

      \

      金秋收獲季節,游客在海淀公園體驗京西稻收割的樂趣。凌福平/攝

        目前,在海淀、房山、平谷三區,農業遺產保護區建設已經啟動。今后,在所劃定的農業遺產保護地,京西稻和麻核桃的種植面積只能增不能減。如果遺產地種植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將被摘牌。

        傳承超百年方有資格入選

        從2013年起,農業部每年發掘和認定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到今年已累計發布3批、62個項目。今年發布的第三批名錄中,有北京京西稻稻作文化系統和平谷四座樓麻核桃生產系統。

        “獲選國家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在北京市還是頭一次。”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農業部的要求,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在認定上有歷史性、系統性、持續性、瀕危性四個方面的標準。其中在歷史性方面,參選項目所包含的物種、知識、技術、景觀等在當地傳承或使用應至少有100年。

        這次入選的京西稻,在京城赫赫有名。它的產地為海淀京西御稻種植區和房山貢米種植區;前者在海淀區三山五園周邊區域,后者位于房山區長溝鎮、大石窩鎮及十渡鎮境內。據史料記載,京西稻種植始于清朝,至今已有320多年的歷史。如今在海淀區和房山區分別保留著2000畝和156畝的種植面積。

        四座樓麻核桃,是文玩界的明星。在它的主產地平谷區熊兒寨鄉,至今還保留著10多株300年到500年的麻核桃樹,這也是我國現存樹齡最老的麻核桃古樹。當地現有四座樓、老悶尖、三道筋等優良文玩核桃品種。全鄉麻核桃種植面積270畝,嫁接8000余株。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