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石家莊籌劃編制海綿城市規劃 促進城市建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04  

        前段時間的降雪,拖慢了省會不少歸人的腳步,而每到夏季的“逢雨必堵”,更令人記憶猶新。逢雨必積,積水堵車,雨水浪費,城市干燥……面對這些因水而起的“城市病”,海綿城市的概念逐漸進入公眾視野。今年10月中旬,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推進海綿城市,有了更為具體的建設目標和管理方向。而對石家莊來說,建設海綿城市,已經起步。

        方向

        給所有城市打了一針強心劑

        近年來,國內諸多城市頻繁遭遇強降雨后的內澇難題,“逢雨必澇,遇澇則癱”幾成常態——2011年,“到武漢看海”成了流行詞;2012年,北京“7·21”大雨讓77位市民失去生命……但另一方面,我國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量的1/4,300多個城市屬聯合國人居署評價標準的“嚴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因“水”而產生的城市問題,愈加受到人們的關注。

        河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工程三所所長司紹林的電腦內,存儲了大量給排水的有關資料,一份講話,被放到了較為顯眼的位置。

        這份講話,是今年10月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陸克華在國務院的例行吹風會上首次透露的一個消息——國家將出臺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要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在這個意見中,國家也給所有城市定了一個時間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七天后,國務院《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正式在中國政府網公布,引發媒體廣泛關注,有的財經媒體網站甚至立即展開了對關聯股票的跟蹤分析。

        “這已經成為了國家制定的目標,所有的城市都必須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司紹林搞給排水工程已有十幾載,在他眼里,這份意見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給所有的城市打了一針強心劑——讓他們能更踏實地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不久后的11月16日,石家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關于加強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鼓勵采用非傳統水源應用技術,新建項目必須考慮雨水回收利用,采用“滲、滯、排”技術,在此基礎上鼓勵采用“蓄、凈、用”技術進行雨水回收利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這意味著,省會向著海綿城市又邁進了一步。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