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海市規土局官網正式發布了《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5-2040)綱要》概要,這是上海第六輪城市總體規劃內容的首次亮相。根據概要所述,上海將嚴格控制人口規模,力爭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人左右,并作為2040年常住人口規模的動態調控目標;建設用地將只減不增,總量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內。
若以1946年上海首次編制的完整版城市總體規劃為始,至新一輪規劃所指向的2040年,幾乎縱橫100年。放眼百年,再看規劃,雖分別處于不同歷史階段,但規劃本身在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生態控制等方面,均體現了與時俱進、以人為本。
1946版 《上海市都市計劃(1946-1949)》,是上海乃至中國大城市編制的首部現代城市總體規劃,提出市中心要保持32%的綠地和曠地。
1953版《上海市總圖規劃示意圖》,提出疏散舊區稠密的人口和居住靠近工作地點的原則。
1959版《關于上海城市總體規劃的初步意見》,首次將規劃范圍擴大至全市域。
1986版《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方案(修改稿)》,確定上海的城市性質為我國的經濟中心之一,是重要的國際港口城市。
2001版《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1999-2020)》,標志著上海從“浦江時代”邁向“長江時代”。
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站在世界高度,描繪了上海的未來愿景:將成為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更具競爭力的繁榮創新之城、更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健康生態之城、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