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石家莊如何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機遇,發揮出省會城市對區域發展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1月19日,石家莊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謀劃未來五年發展,石家莊市長邢國輝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石家莊市要努力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極”,確保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從哪里突破?把“大正定新區”作為參與協同發展“一號工程”
“把‘大正定新區’建設作為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號工程’”“把滹沱河北岸作為省會建設的主戰場”……1月19日,石家莊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市長邢國輝在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正定未來發展提出上述設想。
“我們要搶抓機遇,在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打頭陣。”石家莊市副市長、正定新區黨工委書記王韶華代表對當前面臨的機遇進行了總結。他認為,多重機遇紛至沓來,只有增強搶抓機遇的緊迫感,真刀實槍干一場,才能讓協同發展從理念變為現實,才能為省會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極”構成支撐。
據了解,報告中提及的“大正定新區”就是正在全力申辦的國家級新區。2009年,石家莊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設正定新區的重大戰略決策,而今,申報中的國家級新區,其定位、體量、功能等都將有進一步擴展。
邢國輝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明確表示,申報中的國家級新區將構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產業轉移的主平臺,作為省會“十三五”建設發展的主戰場,要努力打造成京津冀協同創新的示范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聚集區、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的試驗區以及對外開放的引領區。
正定新區的發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民建石家莊市委提交大會的一份提案中就提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這里應該充分發揮重點建設承接平臺的作用。
石家莊市規劃局及城鄉規劃設計院經過反復論證認為,滹沱河北岸有正定古城的歷史文化資源以及機場、高鐵、高速公路等交通條件,綜合保稅政策資源以及廣闊的土地資源,可以支撐石家莊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極”宏偉目標的實現。
將滹沱河北岸整體納入規劃,“大正定新區”呼之欲出。王韶華代表用“五馬奔騰”來概括其中的重點發展方向——除古城保護和美麗鄉村建設之外,正定新區、石家莊綜合保稅區、高新區都將成為重要承載平臺。
其中,正定新區建設中的4平方公里中心區謀劃實施的基礎設施和功能性項目已有41個,總投資達431億元。未來五年,包括奧體中心、會展中心、圖書館、大劇院、科技館等大型場館將陸續建成。聚焦科教文化商務區的定位,這里將聚集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功能,發展高端服務業。
覆蓋面積55平方公里的高新區,重點發展信息技術、智能硬件、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目前已入駐項目45個。
面積2.86平方公里的石家莊綜合保稅區已經通過預驗收,即將正式封關運行,為項目建設提供廣闊空間,將成為區域開放發展的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