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濟南千佛山景區5處海綿城市項目集體開工建設。
2015年,濟南成為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之一。在去年進行項目設計、專家審查、立項、試點等工作之后,2016年濟南進入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實施年。
“海綿城市”是國家住建部在全國推廣的一項利用城市綠地公園建設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生態保護和改善系統。
濟南市園林局副局長劉建東介紹,2016年,由園林部門負責實施大明湖興隆片區之內的11個大項目將全面展開施工,計劃到今年年底完成80%的施工量。2017年,相關項目將進入調試、運轉、驗收環節。
雖然同屬園林綠地海綿城市項目,千佛山是申報5A級的核心景區,景觀多已成型;佛慧山是景觀打造中的重點景區;金雞嶺是建設中的山體公園。
“千佛山景區的建設更偏重景點打造,將‘海綿城市’理念貫穿其中;新建山體公園會先補植苗木,建設雨水收集系統,再建設基礎設施,打造景點。”千佛山風景區管理中心主任焦玉忠說。
經過改造后,在降雨正常的年份,千佛山西區年蓄水量要達到2.1萬立方米,佛慧山項目要達到2.5萬立方米。
“在每個園林綠地海綿城市項目中,綠地、旱溪、水平階、蓄水池、滲透植草的蓄水量都有細化到個位數的量化標準。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劉建東說。
除了完成蓄水量,相關設施還將對雨水通過滯留、沉淀、凈化等手法,改善雨水水質,減少雨水造成的面源污染。據悉,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對雨水水質的凈化還相對落后,這也是海綿城市試點市將承擔的另一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