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北京行政副中心園林綠化建設全面啟動,4月中旬進場施工,將圍繞“一區、一城、三環、三網、四片、五鎮、多園”總體布局建設,形成“綠帶環繞、綠廊相連、綠塊鑲嵌”的生態景觀格局。
預計到2020年,通州區森林覆蓋率將由現在的28.39%提升至3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基本實現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目標。
4月中旬開始進場施工
市園林綠化局局長鄧乃平介紹,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北京行政副中心功能定位,行政副中心園林綠化總體布局為“一區、一城、三環、三網、四片、五鎮、多園”。
按照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城在綠中”的要求,突出建設集中連片的大尺度森林景觀、互聯互通的綠色生態廊道和南北貫通的大規模濕地群,構建科學合理的綠色生態空間結構布局。到2017年新增林地綠地濕地11.91萬畝,改造提升26.94萬畝。
今年,第一批綠化建設任務共3.3萬畝。實施道路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對六環西輔路、西濱河路等9條城區市政道路實施環境治理,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觀道;京哈、六環、通燕等三條通往市行政副中心的高速路,按照每側200米綠化帶的要求加寬加厚;對徐尹路、通順路、京津公路、京榆舊線等四條聯通新城的主要通道實施拆違建綠,提升兩側綠化景觀。
建設環城生態景觀帶,在規劃城區和行政辦公區周邊建設寬度100米以上的森林景觀帶,實施增彩延綠。建設永順公園、減河公園等6處高品質的生態休閑綠地林地。在規劃城區外圍永樂店、馬駒橋、西集等地營造大片森林濕地,與平原百萬畝造林林地連接,形成3處萬畝以上的森林濕地。
目前,各項工程正在履行相關手續,預計4月中旬開始進場施工。
亮點新建11個城市休閑公園
據了解,市行政副中心園林綠化建設將推進公園綠地建設,滿足市民生態休閑需求。新建梨園城市森林公園、永順城市公園等11個城市休閑公園;改造提升擴建4處公園。同時實施“一鎮一園”工程,推進臺湖、西集、漷縣、永樂店、于家務5個重點小城鎮主題公園建設,實現城鄉綠化統籌發展。
推進城區多元增綠,結合棚戶區改造和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小微綠地建設130公頃、屋頂綠化4000平方米、垂直綠化6公里,對40條重要街巷進行整體綠化景觀提升。通過綠化建設,實現公園綠地均好分布,提升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為百姓身邊增綠,提升行政副中心城市宜居水平。
34條道路河流建成生態廊道
實施30條主干道路和4條河流重點廊道景觀建設,構建貫穿行政辦公區、通州新城及全境的生態廊道骨架,實現京津冀互聯互通。
據介紹,工程將分期對六環路等30條道路沿線綠化進行提升,加寬加厚,形成植物配置豐富、獨具特色的道路景觀。在重要水系兩側建設200米以上的綠化帶,提升生態質量和景觀效果。遵循林水相依,水綠融合的理念,建設540公里健康綠道。
建設“三環”綠化景觀帶
據了解,工程將沿行政辦公區、規劃城區外圍、環區界生態過渡帶形成“三環”綠化景觀帶,并與原有林地綠地銜接,形成萬畝以上的濕地森林6處。
在行政辦公區周邊,沿潮白河、北運河、通燕高速、武興路,建設寬度不低于500米的環市行政辦公區森林景觀帶;圍繞規劃城區外圍,建設寬度100米以上的環新城生態景觀帶;依托現有森林資源,形成建設寬度1000米以上,總面積6090公頃(9.14萬畝)的環區界生態過渡帶,打造大尺度的環城森林景觀。
111平方公里濕地群貫通南北
工程建設將結合通州多河富水特色,建設濕地公園9個,打造總面積111平方公里的南北貫通濕地群。
其中,北運河濕地公園(延芳淀濕地)2367公頃(3.55萬畝),新增520公頃(0.78萬畝),遠期目標連同東郊森林公園、五河交匯濕地公園、運河公園和大運河森林公園,整體升級成為北運河國家濕地公園。同時完成馬駒橋等6個濕地公園,總面積1842公頃(2.76萬畝)。
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大規模恢復和建設濕地,增強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等生態服務功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