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南京劃定六條通風廊道 城市建設莫擋清風入城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3-17  

        幾天前的空氣質量連日中度污染,曾讓南京環保部門急切等待大風的到來。可這座城市三面環山,40多年來,風速卻呈明顯減弱趨勢。所幸的是,南京已在城郊劃定6條通風廊道,其中河西、江北風道綿延數公里,在高密度建設區域留下通風口,引風入城,讓“水泥森林”透口氣。

        千億元地塊給風留“路”

        南京市規劃局最近公布長江三橋生態廊道規劃,這條北起京滬鐵路,南至長江的廊道長20公里,寬2公里。在這50平方公里的空間里,現有建設用地的80%將歸還給自然。而據最新消息,這條生態廊道將延伸至長江南岸,河西魚嘴地區與雨花臺板橋地區之間長約4公里的區域被劃定為“通風廊道”,禁止開發。這片區域面積至少有3000畝,按目前河西地價,價值近千億元。

        南京市規劃局總規處副處長張成介紹,南京的主導風向為東北和東北偏東風向。長江魚嘴以南,正是東北風順長江通道進城的入口之一。留出通風口,有利于城市氣流攪動,緩釋污染。河西是南京城市新中心,開發密度高,其南部的魚嘴以高層建筑為主。而板橋新城開發密度同樣很高。借助風道將兩片高密度開發區域隔離,有利于阻斷城市“攤大餅式”發展,促進“組團式”發展。

        讓風進城,更要讓“干凈的風”進城。南京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東北片正是化工產業區。南鋼、南化、揚子、巴斯夫、南京化工園和金陵石化隔江相對。在國務院待批的南京總體規劃中,化工園所在的長蘆片區和玉帶之間4公里長,2公里寬,近10平方公里的區域為通風廊道,在東北處的化工區域中留下能輸入潔凈空氣的通風口。

        南京河西和江北,眼下正在大開發大建設,兩處通風廊道均面臨被侵占的潛在威脅。河西魚嘴以南控制區已有項目打主意,后遭否決。在江北,留下來的通風口處于長蘆片和玉帶片之間,被擠占的威脅更大。長蘆以化工園為主發展化工產業,玉帶片區與金陵石化一江之隔,位于主城和仙林地區上風向,其產業選擇尤需謹慎。曾有專家提出將玉帶片區一起列入通風廊道,不搞化工,限制開發。但這片沿江區域面積達20平方公里,實在是產業發展的寶地。10年前,玉帶曾有意引進千萬噸級的煉油和百萬噸級的乙烯項目,但遭到否決。南京已對玉帶片區制定發展底線,嚴禁光氣、惡臭及高污染項目進入。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