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呼和浩特市規劃局獲悉,今年,呼和浩特市將重點修編、新編、續編各類規劃項目15項。按照“大呼和浩特”理念和改造提升中心城區、規劃建設東部新區、打造北部生態觀光帶、建設南部現代產業園的城市空間布局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格局要求,市規劃局創新規劃理念,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進一步完善城鄉規劃體系,提高規劃水平,突出布局優化、功能完善、宜居宜業、特色品位、生態環保、民生改善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據介紹,15項重點規劃項目中,修編的有1項,新編的有6項,續編的有3項,其他類5項。
修編《呼和浩特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內容:依據總規評估、實施報告,修編第三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規劃范圍為繞城路以內,規劃面積770平方公里,以重新調整城市發展方向和空間布局,打造宜居宜業的草原都市。
新編呼和浩特市域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內容:規劃范圍為市域范圍,規劃面積為17224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內,結合地鐵、公交、樞紐站、停車場規劃,形成以公交為主的立體化交通體系。建成適宜呼和浩特市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與城市功能、地位相適應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
新編呼和浩特市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21-2040年)。內容:規劃范圍為市域17224平方公里,規劃面積為中心城區400平方公里、南部產業園、新機場周邊及小城鎮200平方公里產業規劃布局。
新編呼和浩特市軌道交通4號線建設用地控制規劃。內容:規劃范圍為新城區毫沁營—賽罕區寇家營,線路長2.4公里,寬120米,規劃面積290公頃。軌道交通線路、車站及附屬設施(出入口、風亭) 、控制中心、交通設施等用地應合理控制規劃。
新編呼和浩特市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沿線兩側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內容:以城市功能升級完善為中心,以軌道交通線路及公共交通設施空間的落實控制為重點,以軌道交通站尤其是樞紐周邊功能提升為主線,促進周邊土地的合理使用。
新編重點區域、重要地段、主要節點的城市設計。內容:在城市廣場、河流周邊,商業、文化中心等城市重要地段編制城市設計,用于引導“控規”剛性要素之外的公共空間和建筑設計。滿足人的各種需要,進而提高城市的空間品質。
新編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內容: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17年,城市建成區16平方公里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續編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內容:在2011-2020年版總體規劃指導下,對重點開發區域、城中村、棚戶區改造、地鐵兩側地塊進行規劃調整。
續編規劃一張圖綜合應用系統。內容:利用數字化技術構建地理空間基礎框架,建立準確、動態的基礎空間數據管理和服務體系。
續編呼和浩特市區航空攝影項目。內容:制作最新航攝影像圖。航測范圍:呼和浩特市建成區及相聯地區。航測面積:1200平方公里,分辨率為0.05。
其他類5項包括:開展地下管線普查和建設綜合管線三維信息系統;開展城市規劃測繪地形圖配套更新項目;建設智慧管網信息管理平臺;開展綜合交通出行與流量調查;開展中心城區與城市增長邊界之間城鄉統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