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三亞市“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評審通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4-14  

        近日,三亞組織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對《三亞市“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專項規劃進行評審,并一致通過該項規劃。

        記者了解到,三亞“海綿城市”建設研究范圍為《三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確定的城市規劃區范圍,即三亞市域1919.6平方公里范圍,其中重點研究開發建設海棠區和崖州區,規劃范圍為中心城區,建設用地規模是74.7平方公里。規劃原則充分體現生態為本、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和合理分區。充分保護原有“山、水、林、田、湖”生態基底,發揮自然生態系統的雨水下滲、調蓄、凈化作用,構建自然生態空間格局,恢復原有自然水系,進行水系連通,實現水體自然循環,打造自然和諧的人水關系。將城市建設成具有吸水、蓄水、凈水和釋水功能的海綿體,提高城市防洪排澇減災能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緩解城市水資源壓力。

        在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各項設施空間用地上,其中老城區改造難度較大,以近期管控、中遠期結合城市改造逐步落實為主,新建地區則以預留為主。通過城市“海綿體”建設,已達到創造城市開敞空間、疏解城市空間結構的目的。根據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重點研究中心城區的“海綿城市”建設體系,由于海棠灣、崖州灣是新建區,現狀建成區比例較低,處于初始開發階段,對海棠灣和崖州灣兩個重點開發區提出“海綿城市”的建設要求和指引,有利于海綿城市建設在三亞市域的整體推進。

        此外,在規劃中堅持指標控制為主的原則,以水生態、水安全、水環境、水資源四大目標為導向,統一技術路線進行目標的分解落實,同時做好與城市防洪規劃、排水排澇規劃、綠地系統規劃和水系規劃等專項規劃的銜接。

        業內專家還建議,三亞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濱海旅游度假城市,其在地理位置、氣候特點、建設需求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三亞的“海綿城市”建設,除了考慮傳統的涉水要素之外,同時應該從大的生態系統角度著眼,從旅游城市建設需求出發,定位全局,突出特色。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