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四川生態文明建設將建立領導干部任期責任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4-15  

      四川生態文明建設將建立領導干部任期責任制

      制圖/龔武

        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聯合印發《四川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科學合理的主體功能區布局,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美麗四川建設取得新成效,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全面推行,基本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為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打好生態本底。《方案》提出,全省要實現由“環境換增長”向“環境促增長”的轉變,經過5年努力,基本形成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對各生態功能區實行差別化考核制度,其中,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工作縣,將不再考核地區生產總值。

        看亮點 構建新型綠色城鎮體系

        針對四川省生態文明建設現狀,《方案》著重提出構建新型綠色城鎮體系、鼓勵市場力量參與污染治理,并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構建新型綠色城鎮體系,將突出綠色城鎮規劃,提高城鎮發展質量。各地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嚴格管控城鎮開發邊界,科學確定城鎮終極規模;提高城鎮土地利用效率、建成區人口密度,推動新區的產業和人口同步聚集;實施城鎮生態園林建設工程,推進國家級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和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在城鎮管理上,依托自然生態資源,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城鎮綠地系統,劃定并強化城市綠線管制。

        四川省將以保護生態不計其利、面向未來不計其功的責任擔當,全面打響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更多“參戰隊員”將被激勵。2020年之前,四川將推行防污治污市場化機制。主要內容包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綜合環境服務等市場化機制,積極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會力量投入環境污染治理,推進環保設施的專業化和社會化運營服務。

        生態脆弱區如何發展,野生動物破壞莊稼咋賠償?《方案》明確,“十三五”期間,四川省將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生態補償標準體系和生態補償資金穩定增長機制,形成生態損害者賠償、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運行機制。同時,建立獨立公正的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制度。

        看執行 生態保護實行終身追責制

        如何將此目標執行下去?

        在監督考核上,四川將實行差別化政績考核制度。對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對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分別實行農業優先和生態保護優先的績效評價;對禁止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重點評價其自然文化資源的原真性、完整性。

        在責任追究上,四川將建立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此外,探索建立生態環境和資源損害問題線索移送制度,對違背科學發展要求、造成資源環境生態嚴重破壞的要記錄在案,實行終身追責,不得轉任重要職務或提拔使用,已經調離的也要問責。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