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9日從住建部網站獲悉,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出《關于加強2016年城市排水防澇汛前檢查做好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自查工作要在4月20日前結束,5月5日前將汛前城市排水防澇檢查情況報部城市建設司。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期將對以往內澇嚴重、今年預測內澇風險大的省進行抽查。
受厄爾尼諾現象持續影響,長江中下游、松嫩流域以及受臺風影響較大的沿海區域,是今年汛期城市排水防澇的重點防范區域。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求,各級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嚴峻的形勢,落實責任到崗、到人,要將工作重點放在基層、重點地區。各地要按照編制完成的城市排水防澇規劃,制訂建設計劃,按照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的要求,科學規劃建設超標雨水排放設施、加快排水管網、泵站等設施建設,提升雨水管渠和泵站系統的排水能力。
各地要在去年排水防洪專項檢查工作的基礎上,針對排水管網清疏、排水設施養護、易澇點整治、應急機制完善等方面,開展汛前檢查工作,特別是要落實內澇災害報告制度。城市內澇災害發生后5個工作日內,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及時上報基本情況、原因和應對措施。
對因汛前檢查不力、致使汛期發生嚴重內澇并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住房城鄉建設部將約談當地人民政府負責人,并不再受理該地申報園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節水型城市、人居環境獎,對已獲相應榮譽的,撤銷其稱號;對列入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的,將建議取消其資格。
通知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直轄市建委(市政管委、水務局),海南省水務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安全度汛工作對保障“十三五”平穩起步具有重要意義。今年汛期將至,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3]23號)和國家防汛抗旱有關工作部署,做好今年城市排水防澇汛前檢查和汛期安全度汛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據中國氣象局會商預測,受厄爾尼諾現象持續影響,今年汛期氣候年景總體差,長江中下游、松嫩流域以及受臺風影響較大的沿海區域是今年城市排水防澇的重點防范區域。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城市排水防澇面臨的嚴峻形勢,堅決防止和克服麻痹僥幸思想,高度重視內澇災害防治工作,重點解決當前影響較大的嚴重積水內澇問題,避免汛期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確保城市安全度汛。
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城市排水防澇工作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城市排水防澇責任人。要堅持責任到崗、到人,嚴格責任追究,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分管負責同志要切實履行職責,層層抓好責任落實,要將工作重點放在基層,重點地區和構筑物實行分段包干。
二、突出重點,完善機制
(一)確保設施運行完好
一是加強排水管網清疏。要在汛前完成排水管網清疏工作,特別是施工工地和新建建筑物、構筑物周邊以及常年易淤積管段,打通斷頭管線,提高現有設施排泄能力。二是加強河道清淤。要及時對城市具有排澇功能的河道進行整治、疏浚,確保達到規劃確定的排澇泄洪標準,切實做好與市政排水管網的水位協調調度,保障汛期排水暢通。三是加強設施巡查養護。要指導監督設施維護運營單位加強日常巡查、維修和養護,保障設施安全運行;要及時清理雨箅子和檢查井中的泥沙、渣土和垃圾,防止堵塞;要保證閘門能夠靈活開啟關閉,保證雨水調蓄設施無積水積泥和各部件設備正常運轉。四是加強井蓋管理。要按照我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窨井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城[2013]68號)的要求,及時補齊或更換丟失、破損的井蓋,對易發生冒溢地段的管道檢查井,要加裝安全防護措施,防止發生行人墜落傷亡事故。五是依法加強監管。要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的要求,強化執法檢查,杜絕由于亂排亂放、基礎設施建設、雨污管網混接等堵塞和破壞排水設施的情況。六是注重人員安全防護。進行管網維護、應急排水、井下及有限空間作業時,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落實安全措施,避免人員中毒、傷亡等安全事故發生。
(二)強化易澇點整治
各地要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對降雨時易發生快速匯流的重點部位、立交橋下、地下構筑物、棚戶區以及往年易澇點等重點區域,逐一制定除澇方案,要結合海綿城市建設,采取滲、滯、蓄、排等措施,切實消除內澇“黑點”。對于棚戶區、老舊建筑小區等,要通過建設雨水調蓄等設施盡快解決內澇積水出行難問題;對于下凹式立交橋區和地下停車場等地下構筑物區域,要通過增設調蓄池、新建或改造排澇泵站、提高排水灌渠建設標準等方式提高排澇能力;對于短時間難以消除的易澇點,要設立醒目、易于辨識的公眾警示標記,臨時安置應急搶險和交通疏導人員等人防措施。
(三)完善應急機制
一是提升內澇預警預判水平。要在構建城市排水設施地理信息系統基礎上,落實與氣象部門建立的預警信息共享和風險會商聯動機制,積極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雨情分析與內澇防治數字模型,建立城市內澇風險評估制度,提高內澇預判和防治水平。二是落實應急預案及演練制度。要編制本地區排水防澇應急預案,加強物資儲備和應急演練,建立和完善預警與技防、物防、人防相結合的應急處置體系。三是加強部門聯動和信息共享。加強與公安、交通、水利等部門聯動協調,及時共享信息,形成應對內澇災害的工作合力。四是落實內澇災害報告制度。城市內澇災害發生后5個工作日內,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及時將基本情況、原因、應對措施等報送我部城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