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勢下的城鎮工作,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在城鎮發展理念、規劃管理、承載能力、治理方式上著重用力,全面提高規劃建設管理水平,走出一條精品特色城鎮化道路。
近年來,我省城鎮快速發展,全面提升了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但在城鎮發展中,存在規劃不足、特色不明顯、治理能力不強以及人才匱乏等問題。做好新形勢下的城鎮工作,就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和全省城鎮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全面提高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水平,走出一條富有海南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遵循發展規律
創新城鎮發展理念
全省70%以上的經濟總量產生于城鎮、55%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鎮,城鎮已成為人們安居樂業、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抓好城鎮工作,就要遵循城鎮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推動城鎮轉型升級。
一是內涵式發展。當前我省城鎮化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這就要堅持集約發展,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推動城鎮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讓城鎮更具品質和特色。
二是綠色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在城鎮發展中,要堅持生態優先發展理念,通過持續優化城鎮生態空間格局,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促進城鎮與自然和諧共生。
三是產城融合發展。產業是城鎮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要按照“一鎮一特色、一鎮一風情、一鎮一產業”原則,重點做優做強熱帶特色現代農業這個王牌產業、熱帶濱海度假休閑旅游業這個龍頭產業,以特色產業支撐城鎮發展,以城鎮建設帶動產業發展,實現產城互動融合。
四是就近就地城鎮化發展。學習借鑒瓊海 “不砍樹、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鎮化”經驗模式,加快推進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讓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
提升規劃水平
引領城鎮科學發展
全面推進“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省委書記羅保銘指出,抓好城鎮工作,要在“多規合一”統領下,統籌規劃布局,打造海南特色城鎮體系。去年,我省開展了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堅持把全省作為一個大城市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組織編制了《海南省總體規劃》,形成了引領全省發展的“一張藍圖”。下一步,加快規劃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打破行政區劃分割和部門壁壘,重點推進總體規劃的實施、約束、管理、監督和執法上的“合一”, 創造實施“多規合一”權威、高效、科學的管理治理體系。
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體系。當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海口、三亞為兩極的瓊北、瓊南兩大城鎮群,以瓊海、儋州為中心的東、西海岸城鎮帶,以城市、小城鎮、旅游度假區、產業園區以及鄉村組成的城鎮空間結構。下一步,要統籌優化全省城鎮空間布局,加快建設依托環島高速、高鐵、濱海旅游公路等形成的串珠狀城鎮空間環,推動“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和“大三亞”旅游經濟圈建設,帶動縣城鎮、特色產業小鎮及美麗宜居鄉村發展,構建“一環、兩極、多點”的城鎮空間結構。
加強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目前,我省城鎮建筑風格相對單調,設計環節薄弱,特別是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不夠突出。省長劉賜貴提出,要把全省作為一個大景區,從點、線、面全方位入手,打造精品,塑造景觀。一是選擇海口、三亞等市縣開展城市設計試點,實施城鎮風貌景觀提升工程,并建立完善城市設計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在規劃編制、審批、實施和監督各環節體現城市設計要求。二是全面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筑方針,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通過培育和規范建筑設計市場,培養優秀建筑師隊伍,加強建筑設計管理,著力提高建筑設計師水平、政府決策水平,打造精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