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亞洲園林大會暨第六屆園冶高峰論壇---新型城鎮化與宜居城市論壇在南京林業大學教五樓成功舉辦。來自英國卡迪夫大學規劃研究國際中心的于立主任以《生態文明與新型城鎮化》為題發表精彩演講。于立主任巧妙的將兩個議題銜接,指出生態文明需要轉變的就是經濟和城鎮化的傳統發展模式。新型城鎮化是一個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載體,需要探索一條可持續的發展方式。
以下是演講的主要內容:
于立:感謝組委會的邀請,很榮幸有機會和各位專家學者,以及各位老師、同學進行交流。今天我想談的是生態文明與新型城鎮化,想談談為什么我們需要建設生態文明,以及為什么我們要推動新型城鎮化。
生態文明的內涵
生態文明有些人理解的僅僅就是環境,實際上它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它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內在要求,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選擇,是積極應對氣侯變化、維護全球生態安全的重大舉措;是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它是一個國家大的戰略。
生態文明的原則
一是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作為基本方針;二是堅持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三是堅持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四是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五是堅持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為工作方式。總結它的五個原則可以看到,它有幾個關健詞,即生態保護、綠色發展、以人為本、文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