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中國環境保護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舉辦的《可持續發展多重途徑》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報告發布會在環境署總部內羅畢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出席發布會并分別致辭。報告指出,中國成功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將幫助中國實現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超過23%,每年地級市空氣優良天數將超過80%。
自2013年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就不同國家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不同經驗、模式和途徑開展了系列研究工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報告主要介紹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原則、基本理念和政策舉措,特別是將生態文明融入國家發展規劃的做法和經驗,旨在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的決心和成效。
報告指出,生態文明作為“十三五”規劃的一部分,中國承諾到2020年將用水量減少23%,能源消耗減少1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8%。目前,中國已取得了若干引人注目的成就。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表示,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豐富,實現路徑具有多樣性,不同國家應根據各自國情選擇最佳的實施路徑。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是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體實踐,為其他國家應對類似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挑戰提供了經驗借鑒。
陳吉寧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將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努力在發展中破解經濟與環境之間的矛盾。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明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將生態文明建設推向新的高度,體制改革、環境治理、生態保護的進程明顯加快,取得積極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