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制定的《昆明市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行動計劃(2016-2020年)》中提出,今年起,每年推進200個左右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到2020年,建設1000個以上美麗宜居鄉村,帶動村莊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促進全市新農村建設整體提檔升級,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該計劃明確:要突出規劃引領,點、線、片、面聯動,統籌各級各類新農村建設項目,建設新村寨、發展新產業、過上新生活、形成新環境、實現新發展,推動新農村建設由“單項突進”向“綜合發展”轉變,實現“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齊頭并進,建設“三清四美三宜”的升級版新農村。
該計劃提出:要強化產業強村支撐,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推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生產和經營,構建多元化新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每個美麗宜居鄉村培養1名以上農村科技輔導員,農機化水平達到50%以上。
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及精深加工;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著力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形成以重點旅游景區為龍頭、若干鄉村精品線路為支撐、都市農莊和“農家樂”休閑旅游為基礎的鄉村休閑旅游發展格局;大力發展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各類新型業態。
培育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每個美麗宜居鄉村發展1個以上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結合各村實際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引進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每個美麗宜居鄉村培育1—2個增收致富產業或產品,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業”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
全面整治村莊環境,根據村莊大小、人口規模,合理配建垃圾處理設施,每個鄉鎮至少配置1—2個垃圾轉運站、1—2輛垃圾清運車輛;每個村按70—100戶設置1個生活垃圾收集點、1座無害化公廁、配置1輛垃圾專用手推車和相應清掃工具。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部鄉鎮建成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每個條件允許的行政村至少建有1個生活污水收集凈化處理池(氧化塘)。到2020年,新建行政村公廁1220座。
扎實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到2020年,美麗宜居鄉村村內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清運率達70%,生活污水處理農戶覆蓋率不低于30%,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農村人居環境基本達到干凈、整潔、便捷、綠化、美化。努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美麗宜居鄉村示范村森林覆蓋率山區不低于80%、半山區不低于50%、壩區不低于20%。
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2018年前,全市重點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總體上與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確保2020年以前貧困地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邊緣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
同時,提高扶貧開發質量效益,強力實施市場對接、公共服務對接、農村組織化提升、社會動員、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增收、生態環境保護、宜居農房建設、易地搬遷移民“九大工程”。從種植、養殖業入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確保每個貧困村有1-2個產業發展項目,有條件的貧困戶至少參與1個增收項目。力爭每個有條件的貧困農戶掌握1-2項實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