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杭州: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生態宜居城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0-11  

      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生態宜居城市”

      拱宸橋-運河標志性節點

      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生態宜居城市”

      小河直街上的垂直綠化

      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生態宜居城市”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時說,杭州是生態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著江南韻味,凝結著世代匠心。

        市委提出要“加快形成國際一流生態宜居環境”的目標,充分體現杭州作為一座山水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質和功能,這是城市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廣大市民的希望,更是黨中央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建設“國際一流生態宜居城市”,任務十分艱巨,需要全市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和廣大市民群策群力,砥礪奮斗。

        切實把握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第一次城市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我們要善于學習國際一流城市的理念和經驗,在思想觀念上認識城市、理解城市、嚴格遵循城市發展規律辦事。西方城市幾百年的歷史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城市理論發展經驗,其中田園理論與“新城市主義”是較有影響力的理論,作為兩種不同時期的城市發展理論,它分別代表了城市擴散和內聚的方向,各有優點和歷史背景,我們要善于學習和吸收,運用到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之中。霍華德“田園城市”理論從上個世紀誕生以來對當代城市規劃設計產生重大影響,“田園城市運動”已發展成為世界性運動,為后人留下了一份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如(1)關注人民利益是城市規劃的立足點;(2)把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3)強調城市規劃基礎理論研究。然而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倡導的分散化、郊區化,導致了中心城市的衰落和城市的無限蔓延,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說也難以為繼。為修正和補充田園理論,近年來世界城市的“精明增長”策略,提倡符合人體尺度的高密度、復合功能開發的“新城市主義”得到廣泛運用。“緊湊型城市”具有五大空間要素:一是高密度,并力求密度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二是從城市整體的中心到可以滿足人民日常生活需求的鄰里中心;三是避免市區無序蔓延,盡量使市區面積不向外擴展;四是即使較少利用汽車交通,也可以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能夠利用鄰近的綠地及開放空間,維護循環型的生態系。這些思想和觀念都值得我們認真吸取。中國城市過去三十多年經歷了高速增長和擴張,取得了重大的發展。但也面臨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和艱難的抉擇,關鍵是我們要認識研究這兩種理論的合理之處,在杭州主城區與郊區的空間結構上一體規劃,做到“外延”與“內聚”中找到一種平衡,在“外延”中尋找“緊湊高效”,在“內聚”中尋找生態宜居,將這種理論、思路始終體現到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之中。

        明確城市戰略發展的目標和定位

        城市戰略發展目標和定位具有前瞻性、方向性和引領性,在城市發展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此次全會提出“建設國際一流生態宜居城市”是充分考慮到杭州現有的資源條件和發展潛力,經過科學論證和評估后提出來的。“國際一流的生態宜居環境”包涵兩重意思:一是“國際一流”;二是“生態宜居”,兩者既相互關聯又有區別。一個城市可以是生態宜居城市,但不一定成為“國際一流”,而要成為“國際一流”城市,首先應該是“生態宜居”城市。

        從杭州城市發展的歷史背景看,九十年代很早就提出了“四個在”的城市目標,即“居住在杭州、學習在杭州、創業在杭州、游在杭州”目標,新世紀來臨又提出建設“生活品質之城”,十次黨代會又提出建設“東方品質之城,幸福和諧杭州”的城市定位,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杭州先后獲聯合國授予“最佳人居獎”,“國際花園城市”,獲世界休閑組織命名“東方休閑之都”,曾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和“中國十大宜居城市”等榮譽,使我們在沖刺“國際一流生態宜居城市”有了一定的基礎和底氣。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杭州作為亞太城市的一員,與西方城市迥然不同的特征:一是亞太城市人口密度高,城市人口多;二是城市功能混合使用,大多數西方城市根據不同功能進行嚴格的分區,而亞太地區城市則以不同土地功能混用而聞名;三是以政府為中心和鼓勵開發的文化;四是少量的公共空間,亞太城市公共空間不足西方城市的1/10,缺乏公共空間的大型節點和總體結構,中心人口密度極高。這些特點在杭州也都存在。此次全會提出建設“國際一流生態宜居城市”,首先是我們既有歷史文化名城和創新活力之城的基礎,又有自然山水的基礎,同時杭州有建設“美麗中國”樣板的責任和G20峰會之后城市國際化的方向。此次《意見》中的主體框架是“四大個性特色”與“四大支撐保障”,其中“四大個性特色”是杭州城市國際化的產業支撐,它們是杭州根據城市特質和資源稟賦積累發展起來的,也是從過去杭州十大產業基礎上發展壯大起來。從世界城市產業發展的規律性來看,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更注重和依賴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成為提高城市競爭力和創新創來環境的重要指標,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打造“生態宜居環境”放在城市國際化的首位。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