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方法論和案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1-15  

        智慧城市建設思路

        智慧城市的建設思路大體上就是根據城市自身的發展愿景與目標,提升城市的競爭力與吸引力,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每個城市都有目標,頂層設計不是為了解決目前的問題,而是在設計未來。城市會成長,我們目前的基礎建設、健康、教育是否能支撐城市的成長?城市人口的增長會提高環境保護的壓力,我們應該怎樣合理地進行城市開發企業和城市GDP的成長都依賴于城市的主要產業,這些產業的產業鏈能否持續支撐城市經濟的增長?目前的產業是否要轉型、是否有提升的空間?這些都是頂層設計需要考慮的事情。

        在進行頂層設計的時候,主要考慮三個角色。站在市民的立場,要通過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建設一個安居樂業、有吸引力的生活環境。對企業來說,要通過創建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環境,支持企業的持續經營。政府的管理也很重要,天災人禍不可避免,但是通過優化資源、提升效率,讓政府聯動起來,才能將災難的影響降到最低。

        根據這三個角色的需求和面臨的挑戰,要怎樣才能做到不浪費資源、協調運作?智慧城市的建設就是通過感知化、互聯化與智能化改造現有城市環境,即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社交網絡四大核心技術的持續運用,營造具有吸引力的產業環境和高質量的生活環境,帶動整個經濟發展框架的轉型升級,提升市民幸福感,并有效緩解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壓力。

        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方法論

        智慧城市頂層設計目前試點的方法論,是基于一系列行業領先的方法論體系,規劃智慧城市頂層架構,為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戰略的制定、實施和運營提供參考和指導。其中第一步是為城市定位,明確目標,找出關鍵問題。其中訪談很重要,要對市民、企業、政府進行深入訪談,對城市的需求、現況和挑戰進行梳理。

        其次是政策層面,充分參考與智慧城市發展相關的政策、標準,以及制度支撐,使頂層設計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發改委、住建部制定的標準,規范了城市信息化建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讓規劃者能夠對城市的應變能力和成長能力進行評估。

        第三是業務能力模型。全面、科學地對政策相關的部門進行從管理到執行的深入了解,明確他們的現狀和目標,現狀與目標之間會有落差,而這個落差就是我們要做的規劃。

        最后是基礎建設。頂層設計要求站在城市高度思考信息化建設。上海在無線網絡、大數據方面做得相當好,有了數據,我們才有辦法走向智慧。

      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方法論和案例

        智慧城市頂層設計的內容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