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記者秦川劉夢婷齊昭遠鐘鴻冰)本期人物志——創意12月特別節目,我們請到陳可石先生來跟我們分享創意和創意背后的故事。
陳可石,現任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是城市設計方向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也是行業內公認的資深專家,擔任珠海歌劇院日月貝首創設計師,西藏靈芝魯朗國際旅游小鎮、佛山名鎮等工程項目的總設計師,尤其主持完成的汶川新城水墨鎮獲得了國內外多項大獎,本期人物志——創意12月特別節目,我們請到陳可石先生來跟我們分享創意和創意背后的故事。
【主持人】:我知道陳教授其實在學術方面的涉略是非常廣的,先后涉及了建筑、建筑歷史、藝術史等非常多的學科,其中也涉略了希臘藝術建筑等等,我也知道陳教授在之后的一段時間,其實經歷了非常多國家的游歷,我想知道這些經歷對于你來說,和你后來所從事的城市設計這個領域有什么直接的聯系,或者對你之后的工作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呢?
【陳可石】:實際上我覺得我的經歷還是比較幸運,因為我本科是學建筑設計的,研究生的時候,那個時候因為設計了一個關于古建筑的建筑設計,就是現在北京的這個大觀園酒店,我有機會深入調查、研究中國古典建筑,所以當時研究生期間我幾乎走遍了北部的這些古跡,訪問古跡,沿著當年的調查路線訪問這些古跡,由于訪問的這些古跡,使我對傳統建筑有了一種很強烈的研究欲望,所以我當時申請到英國去繼續讀博士。
因為我有一個想法,要把中國的古典建筑研究清楚的話,最好能夠把西方的古典建筑研究清楚,所以我選擇研究古希臘。由于這個經歷,再加上在英國留學六年期間有機會走訪了歐洲大部分城市,所以這些經歷對我后來從事城市設計有很大的幫助。
【主持人】:也就是說要開拓視野,其實生活跟我們的設計,和創意是密不可分的。
【陳可石】:是,建筑設計和城市設計本身就必須有大量的閱歷,你要參觀這些城市,要去參觀著名的建筑,所以我印象當中大概在30多歲以前還沒有做什么正經的事情,全部是在游離當中,在歐洲、在東南亞參觀學習。
準備做什么,但是一直沒有做,大概是這樣一個狀態。
【主持人】:市民朋友我們經常去到周邊的一些地方,像是珠海,通過情侶路對面可以眺望過去的一個叫做日月貝的建筑,非常有特色,這個建筑也是出自陳教授之手,當時會覺得在珠海這個地方非常契合這個場景,也覺得這個建筑非常有內涵,你能不能跟我們介紹一下這個建筑生成背后的一些故事呢?
【陳可石】:這個歌劇院歷時八年,再加上前面一年的方案的征集、招標,國際競標,實際上是九年時間,最后我們方案獲得了一等獎,并確認為實施方案,評委會的評議有一句話非常重要,他說這個創意完美的詮釋了珠海這座濱海城市特征,我就反過來在想,實際上珠海歌劇院整個設計過程就是一個解讀、創意產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