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惠州:20個村入選全國首批綠色村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3-10  

        村內道路、坑塘河道和公共場所普遍綠化,房前屋后和庭院基本實現綠化……記者近日從市住建局獲悉,國家住建部日前公布了全國14個省區第一批4970個綠色村莊名單,惠州市惠城區橫瀝鎮墨園村、惠東縣高潭鎮中洞村、龍門縣藍田瑤族鄉上東村等共20個村莊入選。

        綠色村莊綠化覆蓋率不應低于30%

        "惠州市提出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重要的一環就是推進綠色化建設。"市住建局村鎮規劃建設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城市綠色建筑不斷推進,村鎮的綠色化建設也在加快腳步。

        1月底,國家住建部辦公廳公布了全國14個省區第一批4970個綠色村莊名單,惠州市共20個村莊入選。

        什么是綠色村莊?該負責人介紹,綠色村莊的基本要求是村內道路、坑塘河道和公共場所普遍綠化;農戶房前屋后和庭院基本實現綠化;村莊周邊普遍有綠化林帶,有條件的村莊實現綠樹圍合;古樹名木實現調查、建檔和保護;建立有效的種綠、護綠機制;村莊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0%等。

        該負責人介紹,綠色村莊申報認定環節須經村委會申請、鄉鎮人民政府推薦、市縣住建部門審核、省級住建部門認定、國家住建部復核和公布等復雜而嚴格的審核程序。

        "這次我們上報了30多個村莊,有20個入選,代表著近年來惠州綠色化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效,隨著工作的開展,接下來還會有更多村莊入選。"該負責人說。

        "誰種植誰受益"引導村民種綠護綠

        當前,我國村莊綠化整體水平不高,已成為農村環境改善的短板之一。推進綠色村莊建設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一項重要工作。去年3月,國家住建部印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開展綠色村莊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國大部分村莊要達到綠色村莊基本要求,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市住建局村鎮規劃建設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綠色村莊創建工作將因地制宜,與村莊環境整治、村莊美化和農民增收相結合,堅持尊重自然、突出本土特色,結合廢棄棚圈和旱廁等整治,運用鄉土樹種和生態方法營造鄉村景觀。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住建部文件要求,村委會是綠色村莊創建的責任主體,負責帶領村民投工投勞,開展房前屋后、村內道路、公共場所等區域的綠化,組織村民按照"誰的地誰負責、誰種誰受益"的方法實行綠化包干,引導村民成為種綠、護綠的主要力量。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建立"誰種植、誰受益"激勵機制,目的是發揮村集體和村民的力量,讓他們成為愛綠、種綠、護綠的主體。

        據介紹,為了完成在2025年前大部分村莊達到綠色村莊基本要求這一目標,惠州市今年或將出臺相關工作方案和計劃,統籌協調推進全市綠色村莊的建設工作,讓更多村創建為全國綠色村莊。

        惠州20個入選村莊

        惠城區:汝湖鎮大良村,橫瀝鎮翟村、墨園村;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沙田鎮金桔村;大亞灣區:澳頭街道巖前村,西區街道塘尾村;仲愷高新區:瀝林鎮企嶺村;博羅縣:長寧鎮松樹崗村、羅村,橫河鎮西群村、郭前村;惠東縣:多祝鎮下鑒村,高潭鎮中洞村;龍門縣:麻榨鎮北隅村、坳頭村,龍田鎮鄔村、李洞村,藍田瑤族鄉上東村、小洞村。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