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
近日,編制歷時近一年的《銀川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已通過市政府專題會研究并原則性通過。
《銀川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最直接的受益者當然是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每一個人。而《銀川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的獲批,意味著銀川將通過城市植被、濕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復,減少城市熱島效應,人居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未來,房前屋后各類雨水花園、綠色陽臺、微型濕地、屋頂菜園的規劃建設,將為銀川搭建宜居舒適的"海綿社區"、"海綿廣場"、"海綿公園"。
原因
銀川市雖然湖泊資源豐富,但多年平均降雨量僅180.94毫米,多年平均蒸發量1584.9毫米,屬于降雨量少蒸發量多的西北干旱城市。但同時,銀川又面臨著季節性洪澇現狀,洪澇災害嚴重影響市民的正常生活。
2006年7月14日,銀川、石嘴山兩市出現區域性暴雨,銀川降雨量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市區內大部分道路積水,興慶區南部大面積停電,居民生產生活陷入困境。
2012年7月29日,寧夏中北部大部持續強降水,銀川市主要街道已經出現城市內澇。銀川市主要街道,部分地段積水已過膝蓋,一些車輛因熄火滯留在水中,部分地區出現斷電。
2016年7月24日,銀川市區累計降雨量49.3毫米,15處市區主干道路路段出現積水,嚴重影響了市民出行。
銀川城市防洪等級在國家防洪標準中屬于二等。享有"塞上湖城"美譽的銀川,如何利用好現有生態要素和排洪體系,緩解日益突出的水安全問題、水資源問題、水環境問題,成了銀川人共同面臨的問題
對策
作為西北地區重要中心城市,銀川市傳統建設模式體量大,僅靠單一、粗放的建設措施難以維持長遠發展。海綿城市規劃無疑為銀川改變城市發展理念和建設模式,尋求了新的城市發展道路。
2016年2月,銀川正式啟動《銀川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經過多次專家評審后修改,終于在近期經市政府專題會研究獲批。
何為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銀川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在城市防澇理念上實現了從末端轉向源頭、從快收快排轉向慢排緩釋、從集中轉向分散的"三個轉變"。
《銀川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在城市防澇理念上實現了從末端轉向源頭、從快收快排轉向慢排緩釋、從集中轉向分散的"三個轉變"。
《銀川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按照"西防水、中理水、東治水,留住天上水,用好黃河水,保護地下水,多元利用中水"的舉措,從城市生態層面,將海綿城市功能分區分為六類,即:海綿生態保育區、海綿生態涵養區、海綿生態緩沖區、海綿功能提升區、海綿功能強化區、海綿功能優化區。
今后在新建小區,會結合低洼地帶建一些綠地,綠地具有下雨吸水儲水的能力,在沒有水時具有吸水放水的能力。在一些老舊小區,通過增強截污納管、分流改造、低影響開發建設和河道生態修復等工程改造,讓小區具備吸水儲水的能力。根據海綿生態分區考慮買房置業,對于市民而言將是一個不錯的參考。
綜合考慮生態空間布局、用地功能布局和排水規劃,研究人員劃定了海綿城市規劃分區,確定了德勝組團、興慶區西北部、興慶區東部、望遠組團、金鳳區東北部、金鳳區中北部、金鳳區南部、西夏區北部、西夏區中部、西夏區南部在內的十個分區。
這十個分區也同時被確定為十大徑流污染控制區,未來雨水資源將通過這十大分區得到安全有效、可持續的利用。
這些區域將結合"三舊"改造,新、改、擴建項目達到"海綿性指標"要求,通過公園綠地建設,增加雨水蓄、滯空間。
同時,這些區域將陸續完善排水次支管網、新建雨水泵站和污水泵站,完善溝渠整治,逐漸緩解排水現狀。
國務院指導意見,海綿城市建設應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的20%以上需達標,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需達標。按照這一指導意見,《銀川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在西夏、金鳳及興慶三個行政區分別選取了3個片區,作為海綿城市近期建設的啟動區,啟動面積達到37.16平方千米。
西夏區啟動區
面積約10.95平方千米,以麗子園南街為界分為東西兩個片區。通過新、改、擴建項目,未來幾年這一片區年徑流總量將控制在85%。西夏區啟動區的開發強度較低,尤其是北京西路以北地塊尚待開發,未來將按照新建區,優先保護自然生態基礎,將海綿城市開發建設理念融入規劃、設計中。
金鳳區啟動區
面積約15.25平方千米,分為四個子片區。未來將通過城市植被、濕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復,將年徑流總量控制目標控制在85%~90%。唐徠渠以東,親水南大街以西,賀蘭山中路以南,長城中路以北地塊和寶湖及周邊居住區,將成為啟動區重點建設規劃。
興慶區啟動區
面積約10.96平方千米,分為六個子片區。未來將通過增強截污納管、分流改造、低影響開發建設和河道生態修復,將年徑流總量目標控制在70%~90%。唐徠渠以東,民族北街以西,長城東路以北,賀蘭山路一南,屬于興慶區西部海綿性能較差的老城區,未來將是舊城改造的重點實施區域。
確定示范區劃定改造項目
《銀川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將舊城區和新城區部分區域,以及歐陸經典小區、鳳凰公園、麗子園路,確定為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示范區。
研究人員將舊城區海綿城市示范區選在興慶區中部,位于鳳凰街以東,湖濱西街以南,進寧街以西,新華西街以北,約91.8公頃。這一片區將通過建設透水鋪裝、綠色屋頂、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達到海綿城市建設指標。這一區域六、七十年代建設的排水管道仍在使用中,陳舊的排水系統將得到統一改造。
新城區海綿城市示范區選在金鳳區中部,位于親水大街以東,賀蘭山中路以南,正源北街以西,北京中路以北,面積約500公頃。這一示范區未來將規劃新建雨水系統。
研究人員以金鳳區歐陸經典花園為例,規劃了生態型雨水口、下沉綠地、透水鋪裝、雨水花園等設計,這些規劃為小區營造了舒適、有彈性的海綿體。
通過一系列研究,研究人員為示范區規劃建設明確了海綿改造的主要技術措施,并劃定了近期重點建設的海綿型建筑小區、海綿型道路、海綿型綠地與廣場、需修復的河湖水系生態以及排水設施的改造和建設。
在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三個啟動區內,金鳳區分散設置調蓄設施共59處,調蓄規模3.96萬立方米。西夏區分散設置調蓄設施共37處,調蓄規模2.7萬立方米。興慶區分散設置調蓄設施共27處,調蓄規模4.6萬立方米?!兑巹潯反_定了調蓄設施需要改造的小區、公共建筑核工業倉儲等項目。
到2020年,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帶、雨水花園將逐漸應用于海綿型道路建設中?!兑巹潯访鞔_了示范區內需要改造的市政道路,新建改造道路計劃達到107.26千米。
海綿型綠地與廣場主要分布在興慶區、金鳳區和西夏區,計劃到2020年改造公園7座,新建公園3座,改造廣場一處,這些海綿型綠地廣場將成為城市重要的吸水蓄水片區。
未來,透水鋪裝、綠色屋頂、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設施、滲透塘、滲井、濕塘、雨水濕地、蓄水池、雨水桶、植草溝等海綿體將逐漸應用在城市建設中,海綿型建筑、海綿小區、海綿型道路、海綿型綠地、海綿型廣場將走入銀川人的生活中。
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的綜合管控和利用,將為銀川人帶來宜居舒適的生活環境,城市生態環境、城市小氣候也將隨著海綿城市建設逐漸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