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城市動態 » 正文

      高標準建海綿城市 成都將打造綠、灰、藍三大海綿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5-12  

        4月15日,記者從規劃部門獲悉,《成都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下簡稱《規劃》現已編制完成,成都將從打造綠色海綿、灰色海綿和藍色海綿三大海綿入手,希望建成“自然吐納蘊天府,集水養城潤蜀都”的具有成都特色的海綿城市。

        《規劃》提出成都要打造綠色海綿、灰色海綿和藍色海綿三大海綿。綠色海綿是指要“筑基地”,構建我市市域范圍內的河湖濕地系統,恢復自然的綠色海綿。灰色海綿是要“構系統”,打造完善城區涉水系統,構建人工海綿。藍色海綿是指“明管控”,劃分城區海綿管控單元,對道路、綠地、水體明確管控要求,制定科學管理的小海綿,從而保護城區現狀海綿體。

        《規劃》確定了海綿城市目標和指標體系。根據建設標準和現狀基底,制定分片目標并落實到排水分區。其中,中心城區近期20%、遠期75%的建成區面積實現70%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即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天府新區核心區近期35%、遠期90%的建成區面積實現80%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其他衛星城近期25%、遠期80%的建成區面積實現70%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同時,基于年徑流控制率目標,在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水安全和制度建設執行情況等方面規定相應的標準。

        同時,《規劃》還提出針對生態基底、中心城區、天府新區系統性建設的規劃舉措。通過打造兩山海綿樂園、構建市域海綿骨架、治理海綿通道等措施,恢復和保護兩山、自然坑塘、湖泊濕地和自然河道,鞏固自然生態基底。中心城區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完善水網、治理黑臭、消納雨水等措施綜合解決水問題。天府新區以目標為導向,規劃再生水廠,加大污水再生利用,結合城市低洼地建設海綿公園,布局雨水行泄通道等,高標準建設海綿城市。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