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城市動態 » 正文

      銀川榮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0-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秋——濕地公園風景獨好 銀川宣傳部供圖 攝

            10月25日,在聯合國國際濕地公約組織在迪拜召開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上,對申報認證的候選城市進行評估表決后,公布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并授牌,全球共18個城市獲此殊榮,其中,中國占6個,包括銀川、海口、哈爾濱、常德、常熟、東營,銀川作為中國西部唯一一個城市獲得此獎項。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在城市濕地生態保護方面規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的一項榮譽,為“絲路明珠銀川”新添了一張耀眼的“國際名片”。

       
      賀蘭晴雪,湖城相依 銀川宣傳部供圖 攝

            據悉,國際濕地城市是指按照《濕地公約》決議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由中國政府提名,經《濕地公約》國際濕地城市認證獨立咨詢委員會批準,頒發“國際濕地城市”認證證書。2017年初,國際《濕地公約》履約國大會首次提出國際濕地城市,同年7月正式啟動遴選工作,在向中國《濕地公約》履約辦遞交申請的15個兄弟城市中,最終銀川、海口等6個城市獲得了國際濕地城市的認證提名,并向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提交了申報材料。今年8月,經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54次會議審議通過,銀川市正式成為首批候選“國際濕地城市”。該國際濕地城市認證證書有效期六年。

       
       
      每年如期而至的紅嘴鷗讓銀川市民多了一處參觀勝地 銀川宣傳部供圖 攝

            銀川濕地位于黃河中上游寧夏平原中部,分布密度大、范圍廣、數量多,在西部干旱地區少見。歷史上有“七十二連湖”之稱,“月湖夕照”“漢渠春漲”“連湖漁歌”“南塘雨霽”等湖泊景觀成為當時西北盛景。經測算,銀川市區(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國土總面積180218公頃,濕地面積19188.77公頃,其中:河流濕地7874.67公頃,湖泊濕地3183.31公頃,沼澤濕地1905.28公頃,人工濕地6225.51公頃,市區濕地率達到10.65%,濕地保護率達到78.5%,滿足《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提名暫行辦法》中城市濕地率在10%以上、濕地保護率不低于50%的申報條件。

       
       
      銀川北塔湖上絢麗的色帶 銀川宣傳部供圖 攝

            目前,銀川擁有6處國家濕地公園、自然湖泊近200個。銀川也是中國西部以及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重要的遷徙路線和棲息繁殖地,濕地野生鳥類共有239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有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小鴇、大鴇5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有大天鵝等19種。(于翔 李佩珊)

       
      城市湖網相連、人水相依,宜居銀川 銀川宣傳部供圖 攝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