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太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出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7-17  

        近日,太原市規劃網公示了太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5-2020)(征求意見稿),規劃分14章,共88條。其中提出,將重點保護太原府城和明太原縣城兩個歷史城區,城址周邊的山水格局和歷史環境,承載名城歷史文化價值和特色的5個歷史文化街區和8個歷史文化風貌區,晉祠、晉陽古城遺址、天龍山石窟、雙塔寺、王家峰墓群等反映太原悠久歷史、體現太原城市建設和發展歷程、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跡。尊重太原“三城更迭”的歷史發展脈絡,將市域、市區充分體現歷史文化名城價值的多類型文化遺存納入保護框架。

        府城歷史城區保護 重點保護拱極門城墻等

        太原府城歷史城區是指明清太原府城城墻所圍合的區域,其范圍東起建設路,西至新建路,南起迎澤大街,北至北大街,總面積9.6平方公里。

        重點保護太原府城拱極門城墻、西北城墻遺址、城西水系等凸顯城址輪廓的歷史遺存,分級保護校場巷等傳統街巷,保護控制羊市街—上馬街等城市軸線等,保護太原府城歷史格局;重點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風貌區。

        在歷代城廓格局的保護中,將重點保護羊市街—鐘樓街—橋頭街—上馬街等構成明清太原府城十字軸線格局的傳統街巷。在歷史城區的街道格局保護中,將重點保護位于歷史文化街區內的歷史街巷。包括位于南華門歷史文化街區內反映晉王府到精騎營城市功能變遷的精營東二道街、精營東邊街、校場巷、精營南橫街、南華門東二條、前雙龍巷、后雙龍巷、精營中橫街,以及位于東三道巷歷史文化街區的永興路。

        明太原縣城歷史城區保護 重點保護東大街等7條歷史街巷

        明太原縣城城垣及護城河遺址所圍合的區域,其范圍北起北外環路南側道路紅線,南至南外環路以南60米(包括龍天廟),西起西外環路西側65米,東至東大街與城東田間路交口以西80米,面積約118公頃。

        按照規劃,將保護太原縣城的十字街主干道路和“九街十八巷”的傳統街巷。重點保護東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南大街、北后街、東橫街、倉巷等7條歷史街巷;保護這些街巷的位置、寬度、街道建筑尺度、街巷名稱,并恢復沿街建筑的傳統風貌。

        在歷史城區的建筑高度控制中,其中明確,禁建區包括:明太原縣城護城河遺址以及歷史城區東南隅金牛湖歷史水面周邊10米范圍內。該地段內嚴禁新建、擴建活動,嚴格控制該范圍內原有建筑的改建工程,逐步遷移該范圍內的建筑物。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