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濟南市園林部門公布了包括千佛山景區、佛慧山景區、興隆山景區等在內的11大工程項目。據悉,這些項目有望明年年底完工,屆時大明湖興隆片區內75%的雨水將一改順勢流走的命運,或滋養樹木或下滲成為地下水,抑或被重新利用。
據了解,大明湖興隆片區之內的海綿城市園林綠地項目規劃為千佛山景區、佛慧山景區、興隆山景區等11個項目。截至目前,千佛山景區、佛慧山景區、興隆山景區、英雄山景區、金雞嶺、臥虎山、蚰蜒山、泉城公園8個項目方案已通過專家審查,并開始了詳細方案和施工圖設計。小龜山、小姑山及濟南市內各道路、河道、游園等項目規劃方案也已通過專家初審,正在進一步修改完善,并盡快報送專家完成最終審查。
濟南市園林局城市綠化指導處處長安吉磊稱:“試點片區范圍內,所有適合進行海綿城市建設的山頭、道路、街頭綠地等基本都列入了現在規劃的11個項目中。這些區域都將按照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進行建設。”他還稱,海綿城市思想已經深入到很多在建園林工程中。例如,山體公園建設雖然有些在試點片區之外,但也貫徹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
記者了解到,千佛山、英雄山、旅游路、濟大路等海綿城市園林項目建設已經啟動。各公園、景區結合在建工程采取增加綠地面積、山體綠化、復式種植、完善雨水集排設施、道路廣場生態鋪裝改造、微地形處理等措施加大雨水的收集和綜合利用效率,不斷提升工程項目的吸水、蓄水、滲水、凈水功能。截至目前,建設下沉式綠地1.5萬平方米,完成透水鋪裝2.3萬平方米,砌筑擋墻、水平階8000立方米,栽植各類苗木30余萬株,完成建設投資約4000萬元。
根據計劃,明年年底所有工程有望全部完工,屆時,試點區域內75%的雨水將被留下。
英雄山風景區:6種武器齊上陣
為建設更多“海綿體”,英雄山景區也是蠻拼的,直接亮出“透水裝”、擋水設施、排水溝等6種“武器”,讓雨水無處可逃,只能留下。
武器一:透水裝。山體道路修建及鋪裝廣場時,大量采用透水磚、糠糧砂等生態透水材料鋪裝,促進雨水的下滲、蓄積、回用,既能使道路風格多樣,又與山體環境、生態自然相協調。
武器二:擋水墻。建設多種壘砌擋水設施,如魚鱗坑、水平階、擋墻等。
武器三:排水溝。對新修上山臺階路兩側原有排水溝進行改造,通過卵石鋪裝形成旱溪,增加攔蓄和下滲的作用,又可在雨季形成跌水景觀。
武器四:蓄水池。因地制宜設置蓄水池,增加攔蓄能力的同時滿足附近山林養護及防火需求。
武器五:滲透塘。結合山谷匯水設置滲透塘、滲透帶等攔截滲透設施,根據地形在山凹處形成蓄水池,發揮綠地植被和土壤的截污和凈化功能,滿足局部山林澆灌。
武器六:增綠植。在景區內的道路及場地周邊,選取相對開闊,光照良好的區域,通過綠化回填土,在側柏林外側栽植落葉喬木、灌木及地被,形成復式種植形式,增加山體對雨水的滯、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