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京津冀將建大規模生態過渡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05  

        “非首都功能產業疏解的減法,將換來園林綠化建設的加法。”7月21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局長鄧乃平介紹,為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北京市未來幾年將在綠隔建設、中心區綠化、大尺度城市森林建設、新城城鎮綠化和山區生態功能提升等五大方面,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的率先突破。力爭到2020年,全市林木綠化率達到60%,比現在增加1.6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達到43%,增加2個百分點。

        在京津冀生態建設的協同發展上,北京市將重點推進京津保森林濕地板塊、張承地區生態水源林、綠色生態廊道、環首都國家公園環等項目,與津冀兩地共同打造綠水青山的生態格局。

        市域騰退土地優先綠化

        鄧乃平介紹,圍繞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低端產業,目前各區縣都在積極行動。在一道、二道綠化隔離地區,拆遷騰退出來的土地,絕大部分優先用于綠化。

        例如朝陽區西直河石材市場,100多萬平方米拆遷騰退,80%的土地將實現規劃建綠;豐臺區花鄉羊坊村綠隔區域,2014年以來已完成100余萬平方米拆遷騰退,下一步將全部實現綠化。

        結合環境整治、拆遷騰退,海淀區“三山五園”園外園片區近14平方公里將實現綠隔地區的集中連片綠化。海淀上地地區,結合拆遷疏解人口,也將大面積恢復綠化,目前有20公頃綠地已在建設中。另外,地處綠化隔離地區與楔形綠地生態廊道交會處的海淀區東升鄉雙泉堡地區,也將106公頃騰退土地納入綠化范圍中。

        按照規劃,2020年以前,北京市要在綠化隔離地區完成13.6萬畝的綠化任務,其中一道綠隔3萬畝、二道綠隔10.6萬畝。一道綠隔中,郊野公園數量將從目前的81處增加到102處,建成完整的郊野公園環。

        對于綠隔以外的其他地區,市園林綠化局也將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力爭將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低端產業后騰退的土地,更多地用于綠化建設,如各類批發市場、小商品市場、建材城和物流集散地等。

        環城增30處大型森林公園

        提升北京的生態環境質量,離不開大尺度城市森林的建設。鄧乃平介紹,自從2012年開始,北京市實施了平原地區百萬畝造林工程,到目前為止,已累計造林103萬畝,環繞城市形成萬畝以上大型森林區域30多處。

        雖然2015年已是百萬畝造林的收官之年,但平原綠化的腳步不會就此停止。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北京市將繼續在平原地區推進綠化造林建設,到2020年要新增林木綠地38萬畝,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要從當前的24.5%提高到30%以上。

        對于平原地區資源基礎較好、區位重要、成帶連片的城市森林,北京市還將通過增加基礎設施、提升生態景觀,建設開敞型郊野森林公園。據介紹,重點建設的大型森林公園包括東郊森林公園、潮白河森林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南擴至市界)、大興永定河森林公園、房山青龍湖森林公園、豐臺彩葉森林公園、昌平沙河森林公園、順義五彩淺山郊野公園、朝陽溫榆河森林公園等,總計有30處。這些大型公園基本上都位于城市外圍,與一道綠化隔離地區的郊野公園環相呼應,為市民提供更多游憩空間。

        這30處大型公園中,東郊森林公園、青龍湖森林公園等已經開建,其它大型公園將在未來幾年陸續動工。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