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答記者問——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動會議,就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安排部署。新華社8月23日刊發了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的專訪。
三省市明確定位
京津冀三省市功能定位是什么?
北京市 “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天津市 “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河北省 “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協同發展基本原則
推動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什么?
1、改革引領,創新驅動。加快建立有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強化創新驅動,形成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2、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加快推動錯位發展與融合發展,創新合作模式與利益分享機制。
3、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加快完善市場機制,有序推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促進生產要素在更大范圍內有序流動和優化配置。
4、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從京津冀區域發展全局謀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明確實現總體目標和重大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分階段、有步驟地加以推進。
5、統籌推進,試點示范。對已達成共識、易于操作的領域率先突破,選擇有條件的區域率先開展試點示范,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階段性發展目標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目標是什么?
近期到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顯進展,在符合協同發展目標且現實急需、具備條件、取得共識的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創新驅動、試點示范有序推進,協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中期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問題得到緩解;區域一體化交通網絡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產業聯動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取得積極成效,協同發展機制有效運轉,區域內發展差距趨于縮小。
遠期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優化,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區域經濟結構更加合理,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公共服務水平趨于均衡,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區域,在引領和支撐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