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城市建設,將有效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從而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同時,在優化城鄉產業結構,促進就業,帶動綠色產業發展等方面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生態效益巨大
城市森林生態價值是“綠色GDP”的主要組成部分,通過森林城市建設,將創造巨大的“綠色GDP”。據測算,西安市2010年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7569069.90萬元,相當于西安市當年GDP(3241.49億元)的23.35%。
——改善空氣質量。城市森林能夠殺菌除塵、吸收有害氣體、釋放負氧離子,從而改善城區的空氣質量。森林釋放的負離子,被稱為“空氣維生素”,對人體呼吸和血液循環是十分有益的,能有效起到降塵、滅菌的作用。西安市森林生態系統年可以產生負離子2.89×1025個;年吸收二氧化硫7.38萬噸,相當于6.74萬輛汽車一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吸收氟化物288.70噸,相當于減少14.44萬噸燃煤釋放的氣態氟化物污染物;年吸收氮氧化物21.94萬噸,相當于601.13萬輛汽車一年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年滯塵量為9030.60噸,這些粉塵集中起來可以在一個足球場堆積一米多高,運送這些粉塵則需要大約1800多輛輕型卡車。
——涵養水源。森林通過林冠層、枯枝落葉層和土壤層等對降雨進行截留,以及根系對土壤的固定,從而削弱了降雨侵蝕力,減少地表徑流量,增加枯水期流量,起到良好的水源涵養作用。西安市城市森林年涵養水源實物量為18929.30萬立方米,相當于2010年5個多月的西安市全市供水總量,也相當于0.95個黑河水庫庫容。
——減弱噪音。城市森林對噪音有吸收和反射作用。樹葉能吸收聲波能量的1/4,樹木的其余部分也能防止和分散聲波。研究表明,密集和較寬的林帶結合松軟的土壤表面可降低噪音50%以上。
——減輕土壤重金屬污染。重金屬是城市土壤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西安市城市森林年吸收重金屬3.80萬噸,有效降低大氣PM10和PM2.5顆粒中的重金屬組成濃度,進一步降低了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風險。
——為居民提供更多便捷的生態休閑游憩場所。隨著城市擴張和社會經濟發展,走出城市、走進自然已成為一種生活時尚。大面積的城市森林給人們提供了集游覽、休憩、保健、科普教育和文化娛樂為一體的良好場所,滿足了人們回歸自然的強烈愿望。人們可以在距離較近的公園綠地開展日常性游憩活動,在郊區森林開展登山、徒步、騎游、野營、垂釣、科考、觀光、度假、采摘以及發揮森林保健功能為主的森林浴、森林療養院等活動。
——城市森林還可提供自然防疫、環境報警、節能減排等其他生態服務功能。
?。?)自然防疫。樹木能分泌出殺傷力很強的殺菌素,殺死空氣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對人類有一定保健作用。樹木分泌出的殺菌素數量也是相當可觀的。例如,一公頃圓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殺菌素,可殺死白喉、結核、痢疾等病菌。
?。?)環境報警。樹木和人一樣都要呼吸,許多樹木對空氣中的有害氣體的反應比人和動物敏感得多,只要稍微受到污染物侵害,就能在葉片或花上表現出病態,從而達到報警作用。
?。?)節能減排。森林是一個巨大的碳庫,有強大的同化CO2釋放O2的作用,將碳貯存在木材和土壤中。西安市森林生態系統年固碳量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750.23萬噸,折合節約用電75.25億度,約為西安市4.9個月的用電量。
社會效益顯著
通過森林城市建設,不僅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提供城鄉居民更多就業機會,而且可以優化投資環境、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態意識,從而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增強城市吸引力,提升城市的形象品位和綜合實力。
——提供就業機會。西安森林城市建設重點工程的實施,可以為當地居民提供大量直接就業機會,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農村勞動力出路問題。此外,項目開展后將直接帶動餐飲、購物、旅游服務業的發展,從而帶來間接的就業機會,有助于維持社會穩定,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優化投資環境。西安森林城市建設各項工程完成后將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改善市域生態狀況,豐富生態文化內涵,提升城市品位,優化投資環境,從而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國內的經濟、技術合作,為更多更好地引進資金、人才、技術服務。
——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森林城市既是城市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一環。森林城市各項重點工程在實施時均需要大量的苗木,首先將使種苗花卉業被帶動起來。其次,森林質量的全面提高必將促進本市城鄉的森林文化、生態旅游業的全面、全方位發展,從而帶動相關多個經濟部門和行業的發展,如交通運輸業、郵電通信業、建筑業、工商業、餐飲娛樂業以及文化教育、財政金融業等。總之,森林城市建設工程必將帶動本市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促進富民強市戰略早日實現,增加地方稅收,帶動和促進城鄉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
——改善人居環境。森林城市建設將進一步提高城市森林資源質量,顯著增加以森林公園為主的生態休閑游憩地面積,為本市乃至周邊區域城市和居民構建良好的生態屏障,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態休閑場所,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城鄉居民身心健康,有利于減少醫療保健的社會成本。與此同時,項目建成后,將有效地抵御自然災害,減少或緩解暴雨、泥石流、干旱、森林火災、森林病蟲害等自然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
——提高社會公眾的生態意識。森林文化休閑工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對促進森林文化的傳播有重要意義。在其工程實施的過程也是一個宣傳教育的過程,通過項目建設,有效地提高項目區廣大干部群眾的生態建設意識、環境保護觀念,同時也培養和鍛煉了一大批林業專業技術人員,提高了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管理綜合水平,也使林業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
經濟效益可觀
森林城市建設在大幅提高市域森林面積蓄積、充分發揮生態和社會效益的同時,通過特色經濟林果、森林旅游、苗木花卉、林下立體經濟、特種動物養殖、野生植物培育及林產品加工經營等建設,發揮多種生態經濟功能,拓展農民致富途徑,產生持續的經濟效益。據統計,2014年,全市林業總產值達到70億元,農業特色經濟林果產業總值達到53.9億元。到2020年,直接經濟效益每年可達158.9億元,與此同時可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
?。ㄗ髡呦滴靼彩修r業林業委員會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