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論壇——三峽城市群·長江經濟帶”國際研討會在湖北省宜昌市舉行。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湖北省人民政府、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國城鎮化促進會聯合主辦。來自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站在國家大棋局、大戰略層面,縱論大勢,建言獻策,共同倡導建設三峽城市群,讓長江經濟帶戰略在長江中上游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專家學者認為,“長江經濟帶”戰略是當今中國區域發展三大戰略之一,在三峽區域規劃建設“三峽城市群”,對于推進三峽地區次區域合作,打造三峽經濟協作區,促進長江經濟帶經濟轉型,加快形成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指出,三峽區域位于長江中上游結合部,在長江經濟帶中擔負著關鍵鏈接和支撐作用,以三峽工程所在地宜昌為中心打造“三峽城市群”,對于支撐長江經濟帶、助推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學者指出,深入推進三峽城市群的戰略,關鍵是要在基礎設施一體化、產業協同發展、新型城鎮化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合作扶貧開發、內陸開放合作等領域進行重點突破,促進三峽區域城市之間的協作、發展和共贏,打造長江經濟帶重要戰略支撐。
專家學者認為,要從長江中上游的特色功能、區域可持續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綠色增長、區域一體化與三峽城市群建設等不同層面、不同視角,去深度謀劃推進三峽城市群建設。
專家學者表示,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是“中國經濟的脊梁”,實現區域一體化統籌發展,是三峽城市群建設的重要路徑。
專家學者強調,生態環境是人類的生存之本、發展之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永續發展,“生態立群”對實施三峽城市群戰略尤為重要。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在致辭中表示,三峽區域各城市山同脈,水同源,民同俗,經濟同質,文化同根,建設三峽城市群,抱團組群發展有著共同的愿望和良好的基礎。宜昌一定會自覺擔負起在三峽城市群建設中的特殊責任,和各城市建立兄弟般友誼,共同進步、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