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十三五”我國將加快城鄉規劃轉型升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9-23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員19日透露,經國務院批準,旨在引領“十三五”我國城鎮化總體規劃建設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目前正在編制中,有望明年完成。

        在19日貴陽開幕的2015年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上,住建部城鄉規劃司副司長俞濱洋說,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中,我國城鄉規劃正在加快轉型升級。正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將為我國推進省域空間規劃、108個城市總體規劃、鄉村規劃以及地下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等提供重要指引。

        為期三天的2015年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今年主題聚焦新常態下城鄉規劃的傳承與變革,全國2856位專家為年會撰寫學術論文。

        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已達到54.77%,按照新型城鎮化目標,到202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超過60%,意味著更多農村人口將轉移到城市生活,新形勢下城鄉規劃將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

        針對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建筑貪大、媚洋、求怪,以及城市“萬樓一面”“千城一面”等現象,俞濱洋在開幕式上強調必須推進城市規劃轉型升級,加強規劃落實的監督檢查,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樹立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出席年會的國務院參事、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仇保興指出,新常態下城鄉規劃必須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對于當前各地正在推進的海綿城市建設,他表示,海綿城市概念內涵仍在發展之中,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海綿城市理論、規范、標準任重道遠。

        仇保興強調,海綿城市不是重編城市規劃,而是將其理念貫穿到城市規劃的各個方面;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實現多層次水微循環;不是取代大排水系統,而是對大排水系統的強化和優化。

        “互聯網+”時代,如何推進城鄉規劃的數字化轉型也是“十三五”發展重點。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巡視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呼吁,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搭建大數據平臺,消除規劃融合協調的客觀障礙,整合空間資源,讓大數據更好為規劃編制提供服務。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