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近來接連出臺重量級區域規劃。在發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愿景與行動”后,中國國務院日前又批復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
這是繼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之后中國第四個國家級城市群規劃,也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出臺后官方披露的首個跨區域城市群規劃。
相關專家表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將成為長江經濟帶“舞”起來以及多個區域板塊聯動的重要支點,對于中部全面崛起以及探索新型城鎮化道路和區域一體化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長江中游城市群有望成為中國核心增長極
在國務院批復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3天后,中國社會科學院、湖北省人民政府就在武漢舉辦了一場高規格的“頭腦風暴”,為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獻計獻策。
在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院士看來,城市群對巨型城市的取代是近50年來大國城鎮化的主要趨勢。他表示,美、英、日、法等發達國家中單個巨型城市逐漸被各具特色的專業化、網絡狀城市群所取代。城市群之間用高效、便捷、綠色的交通相聯結。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介紹說,歐洲的兩大城市群是英國倫敦、曼徹斯特城市群以及西北歐城市群。北美的兩大城市群一個是波士華城市群另一個是五大湖城市群。東亞也有兩大城市群,分別是日本東海道城市群和中國長江三角州城市群。
秦尊文指出,以長江中游城市群的規模來看,說它是世界第七大城市群也毫不為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表示,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重點在長江流域和中部地區。這兩個領域的交叉就是長江中游城市群。因此,長江中游城市群有望成為中國下一個發展階段的核心增長極。
長江中游城市群將成為重要中部支點
相比于其他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最大特點正是一個“中”字。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和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表示,作為承東起西、連南接北的居中地域,長江中游城市群確實有它的一些困惑。其一端是東部沿海地區,已率先突破的長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有市場競爭的優勢。其另一端是西部欠發達地區,該地區是財政優先支持對象。
不過作為“天平”中間的重要支點,長江中游城市群也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潘家華指出,從城市群面積、人口規模和結構來看,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的潛力和發展空間比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更優。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長江三峽工程的建立解除洪水威脅后,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布局、城市空間擴展就有了和東部地區、京津冀同樣的安全保障,“而且這里比京津冀和長三角、珠三角更有利的一點就是黃金水道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