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在京共同發布《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8》。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8》以“‘十二五’回顧與‘十三五’展望”為主題,研究總結了中國城鎮化和城市發展各個領域在“十二五”階段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了經濟新常態下中國城鎮化和城市發展面臨的形勢和發展趨勢,并提出了“十三五”期間中國城鎮化和城市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對策建議。
該書研究表明,“十二五”期間,中國的城鎮化率實現了兩大重要突破:2010~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并開始超過50.0%,中國整體進入城市型社會階段;2012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2.6%,超過世界總體水平(52.5%),并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年均0.5個百分點)快速推進。與此同時,中國城鎮化與城市發展在“十二五”期間還取得了很多實質性進展,城鎮化的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城市群的載體功能日益顯著,城市經濟實力、社會事業、創新創業等領域的水平均不斷提升,城鄉收入差距逐年縮小。但是,中國城市在規劃管理、經濟增長方式、空間布局、科技創新、社會矛盾、安全管理、環境污染等方面依然問題突出、有待改善。
針對當下城市發展的重點問題,藍皮書提出了具體詳實的調研結果:我國許多城市規劃缺乏長期性;產業對城市發展支撐明顯不足,城鎮就業存在較大缺口;全國“亞健康”城市仍占九成以上;城鎮化的速度將有所放緩,預計“十三五”時期全國人口城鎮化的速度將略低于1個百分點,到2020年城鎮化率將在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