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落子曹妃甸。
日前,河北省與北京市共同對外發布《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作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雙方將共同把曹妃甸打造成首都戰略功能區和協同發展示范區,并提出,5至15年之內曹妃甸示范區將實現與北京的同城化發展。
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位于唐山市曹妃甸,規劃用地面積10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先試試驗區、先進制造業和創新成果轉化基地、環渤海經濟圈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示范區建設,2014年7月31日,北京市與河北省簽署了《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框架協議》,決定在產業合作中首先聚焦曹妃甸,將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打造的四個戰略功能區之一,將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作為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突破口。”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伯旭介紹說。
為什么是曹妃甸?
曹妃甸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地位不可謂不重。
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對曹妃甸提出了明確定位,涉及5處,即要打造世界一流石化基地、建設國家原油戰略儲備庫、京冀共建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打造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將天津濱海新區政策延伸至曹妃甸。
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趙秀池看來,此次發布的《規劃》便是對去年所簽署的框架協議的一個細化措施,也是希望在這一示范區內做一個產業轉移的先行嘗試。
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首席研究員馬建章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之所以河北決定重點推進曹妃甸,主要是因為曹妃甸的土地和港口優勢,以及其自身的區位優勢。同時,北京、天津可用土地空間本身有限,而曹妃甸灘涂廣闊,淺灘、荒灘面積達1000多平方公里,其工業區也有建設用地幾百平方公里。
根據《規劃》,試驗區的產業發展方向主要包括提升基礎產業發展質量、推動高端制造業規模發展、布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等四個內容。
近期,雙方正在將重點推進“5.5+3.5+N”產城融合先行區開發建設,產業重點布局在產業先行區“5.5”平方公里,以及布局在曹妃甸地區的重大項目用地“N”,著重發展重化工業及先進制造業;生活配套重點布局在唐山灣生態城先行區“3.5”平方公里,實現產城融合、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
隨著開發建設的不斷深入,以試驗區100平方公里建設為核心,適時啟動起步區30平方公里土地開發,重點承載高新技術成果轉化落地,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2030年與北京實現同城化
根據介紹,《規劃》已經北京市、河北省兩地政府通過,分發展基礎、總體方案、產業發展方向、重點項目、空間布局和政策措施六個部分,規劃時限為2015-2030年,其中遠期目標是未來15年內實現示范區與北京的同城化發展。
在馬建章看來,提出同城化很有必要,因為京津冀一體化的根本目標是要縮小區域發展差距,“這么多年來河北發展不起來,很多是被京津虹吸作用所吸納。”
以人口為例,去年河北流動人口高達250萬,這其中不僅涵蓋農民工,也有一大批大學生被吸引至京津。
據了解,為實現曹妃甸與北京的公共服務同城化發展,兩地將促進教育、醫療、文化、交通等公共服務一體化。據悉,北京市將在三年內至少完成一所高等院校、兩家三級甲等醫院和兩所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向曹妃甸搬遷,目前曹妃甸正推進與北京科技大學、首鋼工學院、北京翔宇飛行學校的合作。
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表示,兩地合作要依托北京產業資源和創新平臺,發揮曹妃甸空間和港口優勢,共同探索以企業為主體的園區投資運營管理模式,引導北京科技創新產業化項目、產業轉移項目以及海內外高端制造項目聚集試驗區,逐步形成在京冀兩地布局合理、良性互動的高端產業集群,使曹妃甸成為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