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城市動態 » 正文

      住建部專家組來蘇考查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0-26  

        昨天起,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稽查辦公室主任王早生帶隊,重慶市園林事業管理局巡視員況平任專家組組長的考查組一行,對蘇州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進行實地考查。市委副書記、市長周乃翔出席昨天上午舉行的創建工作匯報會。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是反映城市人居環境和管理水平的最高榮譽。從2005年啟動創建工作以來,蘇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工作,始終把它放在事關全局、事關民生福祉的重要位置,在創建過程中特別注重城市功能的提升、生態環境的整體改善,重視古城保護水平的提升和民生福祉的改善,努力讓蘇州百姓感受到創建給城市帶來的變化,共享發展成果。通過多年創建,蘇州在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節能減排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10年來,蘇州以創建工作為牽引,全力推進“五位一體”的建設,堅持把社會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一起推進,經濟競爭力與環境競爭力一起提升,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一起發展,努力構建藍天常在、青山常駐、綠水常流的生態蘇州。重視頂層設計和制度創新,我市出臺了《蘇州市主體功能區實施意見》,編制了《蘇州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0-2020年)》等一系列規劃,組織實施“四個百萬畝”等生態文明建設“十大工程”,并出臺了《蘇州園林保護和管理條例》、《蘇州市生態補償條例》等20多部地方性法規,涵蓋古城、園林、綠化、濕地、山水、聲氣、固廢等各領域的生態文明法規制度體系正在形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制保障。

        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抓手,蘇州著力加強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建設和管理,更加注重增綠量、調結構、均布局、提品質,重點實施了環古城風貌帶、太湖濕地公園、古城區“三橫三縱”整治提升等780多項重點綠化工程,努力營造生態宜人、景觀優美的城鄉環境,并始終將園林文化精髓貫穿于創建工作之中,堅持古城留“古”、新城顯“新”,形成名城、古園、水鄉交相輝映的城市園林綠化特色。

        為了切實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蘇州執行最嚴格的項目環境準入門檻,堅決控制“兩高一資”和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上馬,“十二五”以來,勸阻、拒批擬建項目近800個,涉及投資200多億元。目前,17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全部建成生態工業園區。同時,蘇州始終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順民心、察民情、體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重大工程來抓,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注重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穩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積極打造宜業、宜商、宜居、宜游的“生態樂園、人間天堂”。周乃翔在致辭中對考查組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住建部領導及各位專家長期以來給予蘇州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在向考查組介紹了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概況后,周乃翔表示,近年來,蘇州堅持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的道路,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等殊榮;榮膺“國家生態市”稱號,成為在全國率先建成生態城市群的地級市;設立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成為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將古城整體納入保護區進行規劃保護的城市;蘇州還有一批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這些成果的取得都為我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打下堅實的基礎。蘇州將以此次檢查考評為契機,以更高的標準、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努力把蘇州打造成為生態園林美好家園。

        王早生在匯報會上說,從創建園林城市到創建更高層次的生態園林城市,不只是考核指標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更多科學發展理念的融入,旨在使相關城市更加宜居宜業,城市的各項功能得到更好體現,為整個城市創造更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和條件,保持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市委常委、副市長、宣傳部長徐明匯報了我市創建工作情況。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劉大威主持匯報會。

        昨天下午,考查組的專家分組就園林綠化、生態保護與修復以及市政設施等方面進行了現場查看,實地了解蘇州創建情況。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