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城市建設 » 正文

      城市發展現“鬼城” 專家呼吁生態底線規劃先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17  

        我國許多城市在做空間規劃時大多“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城市規劃的“區域”理念,導致城市規劃貪大求全、無視長遠,不能很好地考慮自身在更大區域范圍中的定位,結果導致城市經濟和人口發展到一定規模后,空間受限,“城市病”逐漸顯現。

        當前我國許多城市規劃缺乏長期性。以沿海某市為例,新中國成立以來,該市平均每8年就要進行一次城市規劃的修編。規劃沒能得到及時修編完善和較好實施,使得城市配套不完善,基礎設施嚴重滯后和不足。

        城市規劃頻繁修訂與我國當前的城鎮化快速發展、土地財政和政府領導的頻繁變動有很大關系。我國當前正處于城鎮化快速推進的時期,城市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口規模的不斷膨脹,使一些特大城市人口規模超過了城市資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等的承載能力,城市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人口超飽和、建筑空間擁擠、綠化面積減少、交通阻塞、城市抗災能力差等“城市病”凸顯。

        明確城市規劃的法律地位,在城市發展中堅持規劃先行、依規建設,確保城市發展的長期性和穩定性。按照主體功能區劃要求。推動城市發展由產城分離、職住失衡向產城融合、職住平衡轉型,逐步改變目前城市發展中普遍出現的“圈地式”、“攤大餅”、“臥城”、“鬼城”等現象。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