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城市動態 » 正文

      以三大領域為突破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北京有點有面有章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01  

        消滅斷頭路,打通大七環,初冬寒風中,首都北京連接津、冀的5條高速公路或火熱建設、或蓄勢待發;翻開地圖,可見京沈客專、京張鐵路、京霸鐵路、京唐城際、城際鐵路聯絡線、廊涿城際、市郊鐵路平谷線等7條紅線十分醒目,各項目正加快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城市群一小時交通圈,實實在在,漸行漸近!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201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頭等大事,目前已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對接協作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非首都功能疏解初見成效,高精尖經濟結構輪廓顯現,前三季度,首都經濟保持了6.7%的增速,成功實現“換擋不失速”。

        治大氣,降霧霾,跨區域聯防聯控。

        2015年前10月,京津冀三地PM2.5(細顆粒物)濃度同比下降了24.2%,北京市的平均濃度為6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21.8%,9月3日閱兵當天,僅為8微克/立方米。由北京牽頭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探索治霾規律,藍天增加,信心增強。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長期斷流,基本干涸,目前,恢復永定河自然生態,恢復河湖水系已提上議事日程,水生態水環境將得到有效改善。

        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北京推動企業在京津冀進行全產業鏈布局。

        總部在北京,牧場、園區在冀南,這是三元集團;總部在順義,新建第四工廠在滄州,這是北汽集團;總部在北京,新建企業在曹妃甸,這是北控集團……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8月,中關村企業在津冀兩地設立分公司超過1977家,投資成立子公司1819家。新興產業,協同布局,贏在起跑線。編制中的京津冀大數據走廊規劃,中關村承擔研發運營服務,承德、張家口主營數據存儲,天津立足數據裝備制造。四大功能合作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張承生態功能區、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將建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志性平臺。

        攻堅克難,壯士斷腕,北京把疏解非首都功能,當作協同發展的關鍵環節、治理“大城市病”的基礎工作。

        控增量!發布了最嚴格的新增產業禁止目錄,守住底線,不符合功能定位的項目一個不上,全市不予辦理工商登記項目達10800多件。疏存量!在東南五環,昔日華北最大石材集散地,已遷市場、移物流、還綠地;城北的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日均客流由5萬人次,降到1萬。一個市場,一個對策,成功一個,帶動一片,目前,北京已退出低端市場90家,減少攤位1.2萬個,人口增量增速呈現“雙下降”趨勢。做好減法!堅決調整退出一般性產業特別是高消耗產業。前三季度,315家污染、高消耗企業就地關閉,一批制造業升級轉移。

        城市副中心建設提速,通州土地拆遷、騰退完成,86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實現開工29個,按照計劃預計2017年取得明顯成效。密云、延慶兩縣11月中旬撤縣設區,首都全市域納入城市管理,不遠的未來將形成“中心城—市行政副中心—新城—鎮—跨界城鎮群”的城鎮體系,公園環抱,綠廊相連,更為宜居。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