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建筑都不是獨立地存在的,都處于一定的客觀環境之中,不同環境中的建筑會因環境的影響而具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征。園林建筑作為園林的一個重要組成要素,除了要滿足游人遮蔭避雨、駐足休息、林泉起居等多方面的實用要求外,還總是與山地、花木密切結合,組成風景畫面,有時還起著園林景象構圖中心的作用。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創作,中國園林建筑形成了一些自身獨有的特色。關鍵詞:園林建筑;中國古典園林;園林環境;巧;宜;精;雅
園林建筑是由于園林的存在而存在的,沒有園林與風景,就根本談不上園林建筑這一種建筑類型。建筑與環境緊密結合,是園林建筑的基本特征,也是它區別于其它建筑類型的一個最重要的標志。同樣內容的一座橋梁、一組庭園、一個寺廟建筑群,是布局在市集環境中還是布置在風景園林環境中,它的布局、造型會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因此若想了解園林建筑的特征,首先要明確其所處的是怎樣一個環境,也就是中國古典園林有那些特征。
1 中國古典園林的特征
中國園林是一種自然山水式園林,追求天然之趣是中國造園藝術的基本特征。它把自然的美與人工的美高度地結合起來,把藝術的境界與現實的生活融合位一體,形成了一種把社會生活、自然環境、人的情趣與美的理想都水乳交融般交織在一起的,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的現實的物質空間。中國園林是在中國這塊沃土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中國人對自然山水美的認識決定了中國園林藝術的特征——雖由人做,宛自天開。中國古典園林是一種高度藝術性的創作,它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以大自然為藍本,把大自然中的美“景”加工、集中、概括、典型化,并與主觀的情相融匯,通過造園的各種物質手段,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情景交融”的園林藝術意境。
2 中國園林建筑與園林環境相協調
2.1 山水為主,建筑是從
以自然的山水作為園林景觀構圖的主體,園林植物配合著山水隨宜自由配置,道路迂回曲折,穿插于山水、花木、建筑之間,建筑只為觀賞風景和點綴風景而設置,以形成富有自然山水情調的園林藝術效果。因為造園者追求的是“林泉之趣”、“田園之樂”,這種“趣”和“樂”只有令人神往的自然山水才能給予他們,園林建筑只是為了加強自然環境整體的美,突出自然的美,因此建筑強調“依山就勢”,“自然天成”。
2.2 化大為小,融于自然
中國的建筑是一種木構架體系,易于化大為小,化集中的大體量為分散的小體量的處理手法,顯然合適中國園林和景觀的需要。因為建筑的體量小了之后,有助于擺正建筑與自然景色之間的恰當的關系,在體量上不壓倒風景,就不會處于支配地位,而且利于建筑和自然風景之間穿插融合。
2.3 建筑造型與園林風貌的統一
中國園林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協調還表現在它自身形象的輪廓、線條、色彩與自然風貌的統一上,能動地、創造性地適用環境,創造出許多與環境相統一的造型。
2.4 建筑臨界部位與自然環境的結合
(1)以過渡空間作為室內外空間聯系的主要手段。中國園林建筑在面對自然景色的墻面上,一般都以虛而空透的方式進行處理。
(1)以過渡空間作為室內外空間聯系的主要手段。中國園林建筑在面對自然景色的墻面上,一般都以虛而空透的方式進行處理。
(2)在建筑的邊界上,以凹凸、穿插、懸挑的方式取得與周圍環境的緊密交織、嵌合。
(3)以山石作為建筑與自然環境過渡的物質素材。
(4)把水、石、綠化引入室內,使室內外打成一片,以模糊建筑的邊界。中國園林中常建有流杯亭,將外部的水引入室內。
3 中國園林建筑的主要特色
3.1 巧
(1) 形體巧 中國園林建筑的“巧”主要得之于木構架的靈活性,同時在布局上又很注意以“巧”取勝,它沒有西方古典建筑那種龐大得體量,它從結構、造型、空間得處理到建筑的整體布局都是一種巧妙而和諧的安排,它的布局與整體之間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具有靈活應變、活的、生長的特征。
(2)與自然環境結合巧 中國園林建筑為適用自然風景式園林的性格及園林整體環境氣氛,就要在布局、空間組織、建筑造型上創造出合乎自己身份的形象來。完全依據環境的特點和要求,配合著各種各樣的地形地貌,自由穿插,靈活應變。為配合自然界中的各種典型環境,還創造出了各種不同的造型的建筑類型,每一種類型中又演變出豐富變化的形式。不論是南方、北方,還是同一個地區內的不同環境中,園林建筑總是千差萬別,展示著與具體環境相吻合的強烈個性,因此總給人一種自由、靈巧、變幻的感覺,處處做到“巧而得體”。
(3) 空間處理上巧 中國園林建筑巧妙地處理了內外空間的圍透、聯系與過渡,并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空間形式。平面上,不是封閉的四邊形,可以是三角形、多邊形、弧線形;在剖面上,不一定在一個平面上,可以錯落、咬合;各空間之間自由流通、滲透,互相補充、借用,空間的不定性與整體上的完整性是結合在一起的。空間的組織,有直有曲,有靜有動,有大有小,有虛有實,有正有變,有疏有密,有隱有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創造了富有活力的,奇巧變幻的空間境界。
3.2 宜
宜,就是合宜、適用。首先表現在對待人的態度上,中國人建造園林追求的是自然之美,獲得身心上切實的美的感受與滿足,園林建筑的中心課題,就是一切為了人,制造出人的空間、人的尺度、人的環境,因此它的空間總是合人之情,合結構與自然規律之理,不是強迫人去被動接受某種建筑物所給予的強調,而是自然而然給人以某種情緒上的滿足,因此,了解人,并運用當時可能的物質手段來滿足與體現人的愿望,是中國園林建筑一貫遵循的準則。
宜,還表現在“因地制宜”,園林建筑依據環境的特點“按基形成”,“格式隨宜”,“方向隨宜”,“隨方制向,各的所宜”,“宜亭斯亭,宜榭斯榭”,隨曲合方,做到“得體合宜”。
3.3 精
中國園林建筑的第三個特征是精巧、精美的風貌。從整體到細部它都和諧地組織在一種美的韻律之中,它不僅注意總體造型上的美,而且注意裝修、裝飾的美,注意陳設的美,注意小品建筑的美,它們之間的位置、大小、粗細、寬窄、質地都恰到好處,有精到的分寸感、統一感。它不僅是一種形象的美,也是一種合乎結構與構造邏輯的美。這種精美還表現在觸覺上,中國園林建筑與人貼近的地方,像柱子、凳椅、美人靠、門窗凳,不僅看上去精巧、精美,而且摸上去也舒服;它的造型、木質合人之間有一種親和感。所以計成說“園不在大而在精”。
3.4 雅
“雅”是指建筑的格調、意境,是人們對園林建筑形象、色彩、氣氛的一種感受。
(1)中國園林建筑與環境的氣氛很“幽雅” 首先選擇“竹里通幽,松寮隱僻”,“千巒環翠,萬壑流青”的環境,即使在鬧市,也要“鬧處尋幽”,以人工的巧奇,創造“宛自天開”的景色,然后將精巧的建筑融化在自然的懷抱之中,便營造出幽雅的意境。
(2)建筑的造型、裝修、細部處理很“雅致” 清代的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建筑的造型“貴精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園林中的建筑更是以小巧雅致造型。
(3)建筑的色調效果要“雅樸” 園林建筑所選用的材料也強調要“時遵雅樸”,南方園林建筑色彩上以白墻灰瓦配上栗色門窗裝修,與自然環境十分協調,北方的建筑的顏色雖富麗堂皇,但園林里的建筑色調也較溫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