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濕地景觀作為一種特有的生態旅游資源在旅游規劃中的開發和利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濕地概述
濕地是指不論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的一類生態資源。
濕地按性質一般分為天然濕地和人工濕地。天然濕地包括:沼澤、灘涂、泥炭地、濕草甸、湖泊、河流、泛洪平原、珊瑚礁、河口三角洲、紅樹林、低潮時水位小于6米的淺海。人工濕地包括:水庫、池塘、稻田等。
濕地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模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復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它對于保護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每一因素的改變,都或多或少地導致生態系統的變化和破壞,進而影響生物群落結構,改變濕地生態系統。另外,濕地生態系統同其它任何生態系統相比,初級生產力較高。同時也提供了豐富的生物資源和生物效益。
我國濕地東部多,西部少。
濕地的利用有:
1.發展水產養殖,以湖養人。
2.發展加工工業。利用當地的水產資源及運進原料發展加工工業。
3.發展旅游業。吸納勞動力、拉動城市經濟、帶動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促進文化與環境開發利用。
以《黃河口生態旅游區戰略策劃及概念性規劃》項目為例
1.基本情況
古詩曰: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而詩中所指黃河入??诰褪谴颂幜?,它是因1855年黃河改道而成,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黃河千年的流淌與沉淀,在它的入??诔删土酥袊顝V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這就是黃河口濕地生態園,屬于高度特異性旅游資源,有很強的觀賞性。它位于山東東營市北部,黃河入??凇m椖炕乜偯娣e約1023KM2,包含黃河口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南部區域、孤東油田及周圍區域建設中的生態漁業示范區北部區域。其中,本項目將重點研究的濕地區域總面積約為100KM2。
位于黃河北岸,黃河口濕地生態良好,擁有黃須菜、羅布麻,鹽地堿蓬、蘆葦等濕地植被,尤其是有著“紅地毯”之稱的黃須菜更是黃河口旅游區內獨特的濕地自然景觀之一。另外,也是許多生物物種生存棲息的環境和場所,植物、鳥類、水生動物等生物種類繁多。尤其是以鳥類居多。目前,黃河口濕地記錄有鳥類296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0種,二級49種,數量600萬只。珍稀瀕危鳥類保護成效顯著,東方白鸛達到350只,占全球總數的11.7%;丹頂鶴380只,占全球總數的15.2%。一級重點保護鳥類主要有丹頂鶴、白頭鶴、白鸛、中華秋沙鴨、金雕、白尾海雕等多種。
2.開發利用
紅地毯是黃河口生態旅游區內獨特的濕地自然景觀之一,它是由一簇簇高20厘米左右、學名翅堿蓬的野生植物“織成”的。翅堿蓬在當地被叫做黃須菜,一般生長在近海灘涂,尤以黃河入海口最為集中。因為它耐澇、耐堿,開紅花、結紅果,通體紅色,所以,它剛好適應黃河口這種鹽堿化的土壤特征,從而也讓黃河口的這種土壤鹽堿化得以改善。每到夏秋時節,紅彤彤的黃須菜給就給黃河入??诘拇蟮嘏狭似G麗的紅裝,極目遠望,像火海、似朝霞,分外迷人。這樣的開發利用就得到了黃河口景觀和生態的和諧共存。
有著紅地毯之稱的黃須菜不光好看,而且嫩時可以食用,成熟后的種子則是瀕危物種白鷺、黑嘴鷗等的主要食物之一,所以,黃須菜的茁壯生長吸引不少野生鳥類成群隊對來此棲息繁衍,全球數量僅7000只左右的黑嘴鷗,在黃河三角洲就有1200多只。原來,黃河三角洲還有著“鳥類的國際機場”的美稱,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越冬棲息和繁殖地。近年來,河口濕地水面面積的增加,環境生態的恢復,為丹頂鶴、白鸛、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等許多水禽提供了理想棲息地,生物多樣性明顯提高。
我們的項目在結合它天然的地理優勢和天然的生物品種,著實打造以紅毯迎賓和百鳥園為核心特色的旅游項目,強化科普體驗、依托項目基地獨有的紅毯景觀基底,融入鳥趣表演,打造通達黃河入???、與自然深度接觸的濕地科普綠廊。以紅毯濕地和鳥趣棲息地保護區為依托,將集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一體,展示原始與文明摩擦產生的壯麗景象。
在對紅毯迎賓的開發和利用中,是將這一獨特的自然景觀引入到鳥趣,結合觀景棧道延伸旅游內容,開發自然景觀和野外專業攝影燈旅游項目。
百鳥園以濕地游憩、濕地生態觀光、濕地科普為主要功能,圍繞濕地風景,以觀鳥為特色,規劃兼具紅毯迎賓大地景觀、景觀棧道、萬鳥放飛廣場、濕地觀鳥長廊、鳥趣表演劇場等多處生態景觀點。針對不同鳥類、不同習性、不同地域、開發野生觀鳥產品,鳥類筑巢、換羽、覓食、繁殖等不同生活習性的觀鳥產品,豐富觀鳥產品內容。將整個觀鳥資源與廣袤紅毯濕地自然景觀有機組合,并延伸旅游內容,開發“人鳥和諧”野外專業等旅游產品。設計以濕地珍稀觀賞性鳥類為對象的旅游紀念品。對現有人工觀鳥設施進行整體提升,包括設施的改造、增加,活動內容的豐富,科普內涵的強化等。
另外,還兼具濕地涵養、生態修復、專業科考、徒步探險、帳篷餐廳、濕地SPA、帳篷住宿、野外觀鳥、戶外生態會議室等項目。將“生態、舒適、文化、健康、幸福”作為濕地休閑度假區得發展理念。兼顧大眾市場和專業休閑度假市場兩個市場層次的需要。發展生態型第一產業、生態型農產品加工業,建設具有強大科技創新能力的生態產業示范區。
小結
在保護濕地的自然、文化資源的前提下,我們需將風景區內的特色景觀凸顯出來并融合在一起,以提供給生態旅游者高質量的旅游經歷。濕地公園的建設需在保持景區獨特的自然生態系統并使之趨近于自然景觀狀態的基礎上,保護、恢復與重建濕地生態系統和濕地景觀,維持系統內部不同動植物間的平衡和種群協調發展。
(轉自: 園林學習網 http://www.ylstudy.com/thread-921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