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論文 » 正文

      植物雕塑在園林景觀的應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4-17  

      在景觀設計中,植物雕塑是其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不管是在的街頭,還是在公園里,都有植物雕塑的身影。這些植物雕塑不但美化了環境,而且還給人們帶來了愉悅的感受。下文主要圍繞植物雕塑在園林園藝景觀空間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1植物雕塑的相關概述

      1.1主要概念

      植物雕塑指用各式各樣的植物精心修剪而成的姿態各異的藝術形象,又被人們稱為綠色雕塑。它將園林藝術與雕塑藝術有機結合在一起,巧妙將以下幾個主題融合到環境之中,人;動物;自然,這樣不僅可以起到塑造環境美好形象的作用,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當地的環境。換句話說,植物雕塑就是以植物為素材,以雕塑為造型語言,用藝術原則來指導設計,通過人為制作而形成的植物景觀。

      1.2主要功能

      1.2.1經濟功能與傳統的雕塑制作相比,植物雕塑的制作成本更低,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地區景觀建設的預算,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硬質建材的消耗,所以非常符合景觀低碳環保的生態理念。植物雕塑依靠以下幾方面的資源,在企業的生產、加工制作過程中,突破了傳統雕塑制作時對資源的使用模式,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科學技術。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有效的節約成本,還能夠實現對材料的循環再利用。在植物雕塑建設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植物素材、人工的制作以及維護,所以發展植物雕塑不僅能夠對本土的植物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還可以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促進當地居民的就業。1.2.2生態環保功能(1)提升空氣的質量園林植物不僅可以供給氧氣,還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提升空氣質量。植物雕塑是由園林植物修剪制作而成,既能發揮植物的生態作用,又能彰顯文化內涵。此外,它還可以結合綠地塑造優美的景觀,降低粉塵、減少噪音,增加空氣濕度,進而提升空氣的質量。(2)去除空氣中的污染物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2.5),包括了酸、堿、鹽、胺、酚,以及塵埃、螨蟲、流感病毒等有害物質,可直接通過人的呼吸系統進入支氣管,甚至肺部,引起呼吸道疾病。植物雕塑的葉片可以凈化空氣,吸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通過雨水沖刷葉面反復對空氣進行凈化。1.2.3美化功能植物雕塑擁有優美的造型、絢麗的色彩,帶給人們視覺感官的享受,讓人感受到自然與人工合作的魅力。此外植物雕塑可以結合水景、燈光等元素,能營造良好的夜晚景觀。

      2景觀的相關概述

      2.1主要概念

      景觀體現了一個地區的外在形象,是當地形象的一個視覺反映,這種反映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宏觀上的,另一個是微觀上的。宏觀上,地區景觀包含了各種要素,例如生態環境、文化內涵等;微觀上,經過人為改造之后,我們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公園、富有特色的街道等。所以要求景觀設計師對各方面知識有所涉獵,將相關知識相結合,運用到景觀設計之中。

      2.2主要功能

      2.2.1美化環境環境景觀能夠豐富人類的生存空間,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在經濟發展高速的當下,多樣化的景觀不僅能夠帶給人們新奇的感受,還能美化環境,升華外在的形象。2.2.2調節情緒現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每天都要承受生活、工作中的各種壓力。這些壓力如果長期得不到疏通,就會對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景觀不僅帶給人們美感,還提供舒適的空間環境,方便人們進行鍛煉、休息、游憩等活動,在享受美好的時光的同時,釋放壓力,緩解人們的不良情緒。

      3植物雕塑在景觀空間中應用的可行性

      3.1資源基礎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氣候多種多樣,擁有豐富的植被資源,為植物雕塑的應用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國的植被種類位列世界第三,除了豐富的植被資源優勢,我國的人力資源也相當豐富,可以充分滿足植物雕塑的人為制作及養護需求。

      3.2市場運作

      深度挖掘植物雕塑的市場經濟潛力,形成完善的制作、銷售、養護鏈條,對植物雕塑的發展有深遠意義,這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推廣。植物雕塑以植物為基礎,依托固有的形態設施,在制作、銷售、后期養護過程中需要較多的人力與物力,也會間接的刺激樹木花卉產業、建材業以及觀光旅游業的發展,從而實現地方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齊頭并進。

      3.3政府政策

      在現代景觀發展過程中,植物雕塑作為一種突出的藝術形式逐漸出現在各地的廣場、公園、街路等地,不但給人們帶來美好的景觀,也提升了當地外在形象。從一花獨秀到遍地開花,植物雕塑的迅猛發展離不開政府的肯定與支持,無論是天安門廣場前的“萬里長城”還是奧林匹克公園中的“奧運印”,都體現了植物雕塑在各地區景觀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推動植物雕塑的發展,需要政府引起高度重視,將植物雕塑納入地區景觀規劃建設中,制定長期的建設與發展計劃。其次,完善相關制度與法規,嚴格把控植物雕塑的制作質量,提高安全性與觀賞性。再次,設立監管監督機構,保障市場良性競爭,鼓勵中小企業整合資源、科學管理,發展植物雕塑的有力競爭品牌。綜上所述,植物雕塑順應了各地方景觀發展潮流,促進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結合。我國的植物雕塑起步較晚,發展較快,在學習外國先進工藝的同時,不忘結合本土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形式,創作具有時代性和地域性的作品,讓植物雕塑在景觀空間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作者:呂晶 
       
       
      [ 論文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論文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