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股市信息 » 正文

      蒙草抗旱:由草原生態修復向草原生態產業聯盟邁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16  

      12月9日消息:生態文明建設的和內蒙古脆弱的生態環境將保障公司主營業務草原生態修復穩步增長。

      (1)“十三五”規劃打開生態修復的發展空間。“十三五”規劃建議中,生態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標,“美麗中國”首次寫入規劃,又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十三五”規劃把生態環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可以預見,未來5年將會確定性有系列的政策落實,環保領域豐厚的制度紅利顯而易見。

      (2)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修復行業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會。中國49%的國土屬于“干旱和半干旱”區域,多風少雨、水資源匱乏、生物多樣性銳減、生態治理不科學現象普遍。我國60多億畝草原大部分在旱區,近80%日趨退化、生產力下降、生態惡化,生態修復需求十分迫切。其中,內蒙古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十分脆弱,內蒙古又是北京重要的生態屏障,所以內蒙古生態建設尤其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視。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及政府提出的“8337”發展戰略,把內蒙古建成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建成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十三五”規劃的指導下,包括內蒙古在內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將成為生態修復的重點。

      (3)全國草原生態修復市場未來5年超千億元。《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草原覆蓋率在2020年由現在的53%提高到56%,1.8億畝的草原生態修復面積所帶來的廣闊市場。假設每畝草原生態修復500-1000元的成本(取中位數),粗略估算,則未來5年全國草原生態修復的市場將達到1350億元,平均每年超過250億元。

      (4)財政收支增長和PPP投融資方式創新解決草原生態的資金之憂。生態修復目前主要以地方財政投入為主,地方政府財政的收支狀況影響著短期內草原修復修復的市場需求。(i)內蒙古經濟增長和公共財政支出依舊保持了較快增長,為生態修復提供了財政保障。15年上半年,內蒙古地區GDP增長率增長7%,一般公共財政收入和支出均增長6.9%。內蒙古的財政收支增速并未因為煤炭等工業衰退的影響而出現驟減,這基本可以打消投資者的因為經濟減速而導致用于草原生態修復財政支出減少的疑慮。(ii)生態修復領域的資金來源還可以通過創新的PPP等方式籌集,減少地方財政用于草原生態修復資金減少的影響。公用事業和生態環保等領域將引入PPP機制將是趨勢,內蒙古15年年上半年已經推出了首批PPP項目,主要用于公用事業。蒙草抗旱積極響應,與巴彥淖爾、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等多地政府探索開展PPP業務的合作。(4)蒙草抗旱是中國草原生態修復的引領者,具有競爭優勢。草原生態修復,是一項綜合的、難度很大的、需要植物與科技手段雙項驅動的事業,深入具有很高的草種資源、施工技術、資金、人才等壁壘。蒙草的生態修復是依托兩項核心技術支撐,一是土壤研究、二是基于土壤研究的種質資源。公司在干旱半干旱地區本土植物馴化、種子培育技術和干旱半干旱地區施工經驗等方面具有其他公司無可比擬的優勢,由于技術研發積累等原因,該類優勢是其他競爭對手短時期難以追趕。

      蒙草抗旱正經歷由草原生態修復向草原生態產業聯盟戰略轉型。

      (1)公司轉型方向。生態修復業務,以生態牧場為主推產品,借助草原生態產業聯盟,建設草牧產業園,打造縣域草牧產業運營平臺;牧草業務,控制天然草原和土地資源,與農牧區形成利益捆綁機制,整合下游供應商、渠道商,為客戶提供優質、健康、穩定的草產品供應;草種業務,實行價值鏈整合。

      (2)草原生態產業聯盟。2013年由蒙草抗旱與余糧畜業聯合發起,匯聚了40多家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及社會團體,經自治區科技廳批準成立草原生態產業聯盟。聯盟以蒙草生態牧場為基礎,本著“平等參與、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打造“草原種質資源開發--生態修復--現代牧場建設運營--綠色養殖加工及新能源應用--新牧區建設”為一體的產業鏈,將草原修復從單純的綠化種草轉向綜合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為一體的草原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產業聯盟從最初傾向于草原生態修復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向技術和資金資本并重的方向轉變,目前正在推進的項目包括通遼市扎魯特旗現代牧業實驗基地建設項目、呼和浩特萬畝草原旅游開發項目、多倫光伏產業園項目、庫布齊草牧業合作示范項目等7個大型綜合生態項目。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

      (1)工程建設施工(生態修復和節水園林)仍將是公司未來業績增長主體,草種業、現代牧場和生態牧場將是公司新的增長點,但短期內業績貢獻的規模將有限。

      (2)工程施工訂單增速開始回升。15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簽訂工程建設施工合同(含框架協議和中標通知書)78份,合同金額14761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1%,其中三季度新增訂單2.87億元。牧草銷售合同快速增長。15年前3季度牧草銷售合同金額4,316.77萬元,比14年全年多出2229萬元。

      (3)普天承諾業績實現可能性大。普天承諾,2015年度、2016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人民幣6480萬元、7776萬元。

      (4)預計公司2015-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82.10百萬元和2221.88百萬元,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88.37百萬元和228.28百萬元,每股收益分別為0.43元和0.52元。2015年11月2日股價(19.51元)對應的市盈率分別為45.61倍和37.64倍。

      (5)公司是草原生態修復唯一標的,顯著受益“十三五”規劃的生態文明建設,也將受益于消費升級。公司的草原生態聯盟是全新的商業模式,蘊含著新的利潤增長點。相比較同類園林公司,公司估值合理。維持公司“增持”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1)地方財政收入減少導致草原生態修復投入減少的市場風險;(2)公司營收賬款規模大,且增長較快,公司若不能及時收回應收賬款,會導致公司資金鏈更加緊張的經營風險。

      (來源: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