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消息:2016年是東方園林轉型進入實質性階段的一年,復牌后一直備受市場關注,但是市場就東方園林轉型之后業績的可持續性、現金流是否能夠改善以及這些改善是否有持續性存在較大分歧。根據對這些疑慮理解和認識,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解釋和回答:
三大因素促成拐點。
我們認為東方園林正處于1)從千億市場到萬億市場的拐點上,并在2)訂單上有幾何倍數的增長,保證了未來公司業績的可持續性,而且3)公司開始從從賺BT模式的錢到賺EPC模式的錢轉變,商業模式由重變輕。我們認為這三大因素促成了東方園林基本面拐點的形成。
公司現金流將在18年由負轉正。
通過我們分析,我們認為公司目前市政園林業務的現金流正在改善。我們引入了(存貨+應收)的變動/收入的比率指標來表示公司現金流的改善情況。并且通過我們預測,公司現金流將在18年開始由負轉正。
PPP+產業基金模式及穩增長需求帶來現金流改善的可持續性。
我們認為PPP+產業基金是地方政府投融資的新模式,這種模式解決了地方政府新建項目的融資問題;存量項目的債務問題;解決了城投公司資產負債約束的問題。我們認為這種模式將是政府穩增長的抓手,這種模式的可持續性將為東方園林帶來現金流改善的可持續性。
估值與評級。
我們預測公司16/17年凈利潤分別為10.37億元、14.10億元;對應EPS分別為1.03元,1.40元;16/17年PE22倍、16倍。我們認為東方園林基本面的改變是趨勢性的,考慮到17年的凈利潤將是15年凈利潤的2.5倍(不算外延),以及現在16年22倍的估值,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業績低于預期、海綿城市訂單低于預期
(來源: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