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蘋果、梨,下有玫瑰花的“林花造林模式”;上有板栗、核桃,下有黃芩的“林藥間作模式”;上有果樹,下有類作物紅薯的“林下層類作物造林模式”……灤平縣利用林地資源和林蔭空間,大力發展以林苗、林藥、林禽為主體的林下產業,打造立體林業產業鏈。
為提高林果的產量和質量,該縣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引進符合本地氣候特點的優良果樹品種。目前,已引進抗寒富士、南果梨、中秋王蘋果等優勢品種15萬余株,引進玉露香、豐水等優良接穗7000余穗,并通過高接換頭等措施對老、弱、舊樹進行嫁接改造。目前。全縣經濟林面積已達21.2萬畝。
同時,該縣把培育壯大產業龍頭作為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突破口,引導林下種植養殖、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企業負責人、能人、大戶等,牽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推廣林花、林苗、林藥、林禽、林下層類作物、林菜等造林模式。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種養戶作為基地或示范點,進行重點培育。
該縣把經濟林產業發展目標作為農業農村工作考核的重點內容,把任務落實到鄉鎮,落實到村組,落實到地塊。實行行政、技術雙包責任制和林下種植質量終身負責制,逐級簽訂管護協議書。細化農戶分片管護責任,成立縣、鄉、村三級專項督導檢查組,定期對林藥、林苗等林下種植進行檢查驗收。
目前,林下經濟總面積5.5萬畝,規模苗木基地179處、育苗總面積達9256畝,各類模式推廣面積4000余畝,從事林下經濟總戶數1.4萬戶,年產值1.2億元。
推薦閱讀:
桐柏發展特色產業 林下經濟帶來“生態紅利”
鳳慶縣發展林下經濟致富農民
四平市鐵東區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謙謙君子“父親花”創業致富“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