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陜西西鄉:三年織就的致富生態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19  

      “替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西鄉縣不斷加大林業投入,經過三年來不斷造林綠化,基本實現綠色上山、進城、入村、護堤,用綠色托起生態文明。

      城鎮景區整體面貌迅速提升。三年來完成縣城街道綠化41.3公里,完成交通干道沿線9個重點鎮、重點村綠化工作,新增造林面積18000余畝。完成重點區域縣鄉道路綠化169.1公里、河流堤岸綠化60公里。

      結合陜南移民搬遷,先后對城關鎮等移民新村點進行了綠化,栽植了桂花、香樟等苗木和花灌,冬有綠、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的現代園林式新居呈現在鄉親們眼前。道路河道喬灌搭配自成景。對西段路、柳桑路、茶碾路、城峽路、西牟路等縣鄉公路過境段集中整治綠化,形成一條條美麗的風景線;對“三沿”區域可視直觀坡面采用工程隊造林和群眾自發造林相結合的方式改造林分質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義務植樹盡責率逐年攀升。每年三月,縣直機關及駐縣單位全體干部職工積極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各鎮也乘勢而上,先后開展了義務植樹活動。三年來,全縣建成義務植樹基地19個,完成義務植樹402萬株。

      重點林業工程夯實生態根基。近年來,林業部門積極爭跑項目,搶抓春、秋季造林有利時機,狠抓退耕還林和天保工程造林,積極開展封山育林、公益林及中幼林撫育工程,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和天保工程人工造林3.1萬畝,構筑堅固的生態屏障。

      經過三年不懈的努力,新發展經濟林5萬余畝,全縣經濟林總面積達58萬多畝;建成柳樹、城關等5個苗木花卉基地鎮。大河鎮采用公司+農戶的方式發展林下經濟,種植中藥材2000余畝,為山區群眾增收致富開辟一條新路徑。

      推薦閱讀:

      山東泗水:優化壯大綠色富民產業

      河北平山:支持獎勵大規模栽植經濟林

      江蘇南京:建菊花基因庫促休閑農業發展 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梁山縣“花卉經濟”富了農家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