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營之道 » 正文

      廣東豐順:青山有“富礦” 林下可“掘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17  

      近年來,豐順縣充分發揮生態優勢,積極鼓勵龍頭企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引導農民利用林下土地資源發展林下經濟,變綠色資源為財源,為農民增收致富開辟了一條新路子。 

      日前,筆者在位于豐順縣北斗鎮桐子洋林場的梅州福稻生態有限公司看到,該公司種植的黃梔子、牛大力、巴戟、八角、佛手等1000多畝南藥長勢喜人。其中,黃梔子迎來了第一年的收成,工人們正在采摘果實。“今年種植了700多畝黃梔子,每畝收成80多斤,每斤大約能賣兩元錢。后年產量會大增,每畝可以收1500斤。”該公司負責人巫曉光說。

      談起為何選擇在桐子洋林場種植南藥時,巫曉光說:“這里海拔高、溫差大、土質好,再加上沒有工業污染,非常適合種植南藥。”巫曉光還表示,他正在打造一個平臺,準備發動周邊群眾一起種植,收成后由他們公司負責收購,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豐順縣集中力量,引進和培育有實力、講誠信、影響力大、輻射力強的企業,采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通過龍頭企業輻射帶動,引導農戶組建農林專業合作社,提高林下經濟的組織化水平、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該縣相關部門積極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務與技術培訓,幫助解決資金、技術、生產、銷售等問題,并及時提供政策法律、市場信息等咨詢服務,為農民發展林下經濟創造良好條件。該縣還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原則,鼓勵民營企業合理利用森林景觀、自然環境和林下產品資源,發展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康復療養等產業,在為企業帶來效益的同時,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推薦閱讀:

      遼寧營口:讓“閑地”變“富土”

      福建永定:生態建設與林下經濟協調發展

      遼寧義縣:非洲菊花開富農家

      江西大余:新法種植為大余花木帶來大效益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