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高效農業嫁接互聯網技術,在如皋催生出如皋若干花木電商村,最大的苗木產業村有四成村民“觸網” ,網絡年成交額近億元。
每天,如皋工業園區(如城街道)安定村村民翟錦如依據互聯網訂單,通過申通快遞將1000株珍珠黃楊發往浙江溫州的客戶。該全村829戶農戶中近四成從事花木電商,花木網絡年成交額近億元,并獲評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
翟錦如將產自安徽大別山地區的高山植物——珍珠黃楊引進如皋,進行馴化與繁育,同時他也是安定村乃至如皋較早從事花木電子商務的花木經紀人。2003年,翟錦如自建好雨網,著手珍珠黃楊的商業推廣。他說目前95%以上產品實現了網上交易,近4年網絡銷售額達到500多萬元。
安定村是如皋市花木產業發展的核心區,2000年在全市率先實現無糧村,花木成為每家每戶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村黨總支書記王霞宏介紹,安定村成立了電子商務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村電子商務工作的綜合協調工作。一方面經常邀請如皋市農寶網及電子商務成功人士來村開展電子商務從業培訓,培育大學生、農戶從事電子商務的熱情;另一方面定期舉辦電子商務座談會,跟進了解花木經紀人電子商務開展的情況。
花木經紀人唐軍不需親自跑,動動鼠標,打幾個電話,便成功將來自浙江蕭山的樹苗發往了泰興的綠化企業。像唐軍這樣利用互聯網搜索信譽度高的外地綠化公司,組織本地苗木銷售或者為在外地市場批發的苗商提供苗木的花木經紀人在安定村還有很多。
近年來,一批大學畢業生回鄉創業,傳承父輩的花木之情,實現了“苗二代”的華麗轉身,為全村的花木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姚彬今年32歲,畢業于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設計系,租用沿河村500多畝土地,建起了萬禾花木生態園,注冊成立了萬禾花木生態園網站。通過網站,姚斌結交了眾多苗木經紀人,成功將鄉土樹苗銷往了全國各地。
安定村轄區內的如皋市東方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等3家專業綠化公司,利用互聯網實現了轉型新發展。公司每天安排專人關注各網站的招投標信息,進行篩選,培育潛在投標人,近年來相繼中標承接了多個園林景觀綠化工程。
推薦閱讀:
浙江慈溪:著力打造苗木花卉產業帶 走綠色發展之路
河南三門峽:“互聯網+”助力灣子社區特色農業蓬勃發展
四川蒼溪:綠化荒山助農致富
天津:武清花卉苗木產業發展迅速 種植面積增大